一种复合隔膜及三电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23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三电极电池,复合隔膜,由隔离膜和参比电极组成,参比电极纵向或横向内嵌于隔离膜之中;三电极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还包括第三极耳、连接器和复合隔膜,复合隔膜包覆正极片和负极片,连接器将复合隔膜中的参比电极与第三极耳相连接;所述隔离膜由聚合物层一、聚合物层二、涂覆层一、涂覆层二组成,涂覆层一位于聚合物层一的外侧,涂覆层二位于聚合物层二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复合隔膜,可省去拆开极组埋入参比电极再重新组装的步骤,减少了操作流程和操作难度,隔膜可有效保护参比电极不会因断裂而失效;大大提高制作效率,并具备批量化生产工艺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三电极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大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电动玩具,锂离子电池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对其质量和安全性有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锂离子电池的失效原因,制作三电极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锂离子电池的三电极指正极(工作电极),负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通过测量正极与参比电极和负极与参比电极电位变化,可单独分析正负极阻抗和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常见的三电极制作方法通过将极片叠片或卷绕后的极组拆开,埋入参比电极,再重新组装制作成三电极电池。此类方法通常只能手工制作,由于参比电极通常采用细丝类金属或合金导体,细丝极易断裂。为保证参比电极不与正负极短路,使用金属丝通常为漆包线,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部分丝线去漆镀锂;然而无论使用化学法还是擦除法,均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如使用化学法的溶剂通常有腐蚀性,操作过程有危险和污染隐患;使用擦除法则易损坏金属丝表面,影响镀锂效果。从现有技术和公开专利来看,尚无有效方法可实现一次性制造且可批量化生产的三电极设计方案。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由隔离膜和参比电极(1)组成,参比电极(1)纵向或横向内嵌于隔离膜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包括聚合物层一(2)、聚合物层二(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一(2)、聚合物层二(3)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单独使用或搭配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还包括涂覆层一(4)、涂覆层二(5),涂覆层一(4)位于聚合物层一(2)的外侧,涂覆层二(5)位于聚合物层二(3)的外侧,所述涂覆层一(4)、涂覆层二(5)包括但不限于氧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由隔离膜和参比电极(1)组成,参比电极(1)纵向或横向内嵌于隔离膜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包括聚合物层一(2)、聚合物层二(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一(2)、聚合物层二(3)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单独使用或搭配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还包括涂覆层一(4)、涂覆层二(5),涂覆层一(4)位于聚合物层一(2)的外侧,涂覆层二(5)位于聚合物层二(3)的外侧,所述涂覆层一(4)、涂覆层二(5)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粉和勃姆石的单独使用或搭配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聚合物层一(2)、聚合物层二(3)厚度通常在3μm-20μm,涂覆层一(4)、涂覆层二(5)的厚度通常在1μm-5μm。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阳鹏刘双红鄢莉红周杨李江李子童刘良志袁军于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