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卡连接器是安装于电子产品内的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用于实现电子卡与电子产品之间的通信连接。现有的卡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及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的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上固定有多个用于与电子卡接触的导电端子,所述各导电端子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屏蔽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方并焊接于电路板上,所述屏蔽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共同形成用于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
2、为了便于插入和取出电子卡,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用于承载电子卡以插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卡托。为了降低制造成本,现有市面上的卡托大多采用金属外包绝缘塑胶制成。卡托在插入或退出所述收容空间内时,人体自身所携带的静电以及卡托的滑动摩擦产生静电,由于卡托外表面包覆成型了绝缘塑胶,因此静电聚集无法导走,从而损坏电子卡内部的电子元件。尤其在插卡或退卡的过程中,更有可能沿着电子卡而传输到连接器内部的导电端子组上,造成电子卡信号传输中断或失效的情况发生,甚至可能会导致各导电端子间发生短路,损坏卡连接器和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将卡连接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走的卡连接器,从而消除静电效应,保证电子卡信号传输稳定以及避免损坏卡连接器和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
2、为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卡连接器,安装于电子产品内的一电路板上,包括至少一绝缘
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及卡托上方,所述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一接地片开口,所述弹性接触臂具有从接地片开口的前侧缘先向后延伸再向后下方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末端连接有一抵接部。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前后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侧板、连接于两侧板前端缘的前侧板和连接于两侧板后端缘的后侧板,所述两侧板其中之一侧板的上表面设有一表面凸伸出塑胶框体的凸部,所述凸部与弹性接触臂抵接。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设有凸部的侧板内侧缘的中部向内延伸出一加宽板,所述凸部设于加宽板和侧板的连接处。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卡托滑动方向呈前后排列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分别沿卡托滑动方向的两侧两两相对的固设于第一绝缘本体上;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卡托滑动方向的两侧两两相对的固设于第二绝缘本体上;所述卡托对应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收容槽和一第二卡收容槽。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固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部的第一固持部、连接于第一固持部上并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部、间隔地连接于第一固持部上并朝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本体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一延伸臂、两个第一延伸臂在高点处相交形成的第一接触部。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固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内部的第二固持部、连接于第二固持部上并延伸出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焊接部、间隔地连接于第二固持部上并朝远离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延伸臂、两个第二延伸臂在高点处相交形成的第二接触部。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托上于第一卡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一与第一卡收容槽连通的延伸槽;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一第三绝缘本体,所述第三绝缘本体设于延伸槽内;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三导电端子,所述各第三导电端子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第三绝缘本体上。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各第三导电端子均具有一两端固设于第三绝缘本体内部的第三固持部、连接于第三固持部上且中间向上弯折呈拱形的第三接触部,所述各第三固持部上均连接有第三焊接部。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具有伸入收容空间内的端子接触部;所述屏蔽壳体上连接有一伸入收容空间内的侦测片,所述端子接触部可与侦测片弹性抵接。
13、如上所述,本技术卡连接器通过将卡托的金属框架的部分设置成裸露出塑胶框体,在屏蔽壳体的顶板上设有一延伸至收容空间内的弹性接触臂。当卡托装设于收容空间的预设位置后,金属框架裸露出的部分与弹性接触臂抵接,将卡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过屏蔽壳体导走,从而消除静电效应,保证电子卡信号传输稳定以及避免损坏卡连接器和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连接器,安装于电子产品内的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屏蔽壳体和卡托;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外围并固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屏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及所述电路板之间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屏蔽壳体上设有一延伸至收容空间内的弹性接触臂;所述卡托上设有至少一卡收容槽,所述卡托可前后滑动的装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卡托包括塑胶框体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塑胶框体内的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部分裸露出塑胶框体,所述卡托装设于收容空间后,所述金属框架裸露出的部分与弹性接触臂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及卡托上方,所述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一接地片开口,所述弹性接触臂具有从接地片开口的前侧缘先向后延伸再向后下方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末端连接有一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前后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侧板、连接于两侧板前端缘的前侧板和连接于两侧板后端缘的后侧板,所述两侧板其中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凸部的侧板内侧缘的中部向内延伸出一加宽板,所述凸部设于加宽板和侧板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卡托滑动方向呈前后排列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分别沿卡托滑动方向的两侧两两相对的固设于第一绝缘本体上;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沿卡托滑动方向的两侧两两相对的固设于第二绝缘本体上;所述卡托对应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收容槽和一第二卡收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固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部的第一固持部、连接于第一固持部上并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部、间隔地连接于第一固持部上并朝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本体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一延伸臂、两个第一延伸臂在高点处相交形成的第一接触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固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内部的第二固持部、连接于第二固持部上并延伸出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焊接部、间隔地连接于第二固持部上并朝远离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二延伸臂、两个第二延伸臂在高点处相交形成的第二接触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上于第一卡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一与第一卡收容槽连通的延伸槽;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一第三绝缘本体,所述第三绝缘本体设于延伸槽内;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三导电端子,所述各第三导电端子呈横向排列的固设于第三绝缘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三导电端子均具有一两端固设于第三绝缘本体内部的第三固持部、连接于第三固持部上且中间向上弯折呈拱形的第三接触部,所述各第三固持部上均连接有第三焊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具有伸入收容空间内的端子接触部;所述屏蔽壳体上连接有一伸入收容空间内的侦测片,所述端子接触部可与侦测片弹性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连接器,安装于电子产品内的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屏蔽壳体和卡托;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固设于绝缘本体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外围并固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屏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及所述电路板之间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屏蔽壳体上设有一延伸至收容空间内的弹性接触臂;所述卡托上设有至少一卡收容槽,所述卡托可前后滑动的装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卡托包括塑胶框体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塑胶框体内的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部分裸露出塑胶框体,所述卡托装设于收容空间后,所述金属框架裸露出的部分与弹性接触臂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及卡托上方,所述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一接地片开口,所述弹性接触臂具有从接地片开口的前侧缘先向后延伸再向后下方延伸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末端连接有一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前后延伸并呈横向排列的侧板、连接于两侧板前端缘的前侧板和连接于两侧板后端缘的后侧板,所述两侧板其中之一侧板的上表面设有一表面凸伸出塑胶框体的凸部,所述凸部与弹性接触臂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凸部的侧板内侧缘的中部向内延伸出一加宽板,所述凸部设于加宽板和侧板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卡托滑动方向呈前后排列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第二绝缘本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各第一导电端子分别沿卡托滑动方向的两侧两两相对的固设于第一绝缘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