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掘进工作臂及掘进台车。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掘进机与破碎锤或高频锤配合使用,掘进机小臂油缸的布置通常在臂架下面或者臂架上面,施工时,需要履带驱动整机往前推,由于掘进机工况比较复杂,如油缸只布置在小臂下面或小臂上面,都有小臂油缸被动受拉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施工过程中小臂被拉出或拉脱,如此则导致无法准确定点破碎,造成了施工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法工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工作臂及掘进台车,能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小臂油缸被拉出或者拉脱的问题,确保工作稳定进行及提高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3、一种掘进工作臂,包括小臂、驱动小臂与掘进台车的车身相对转动的小臂上油缸以及小臂下油缸,且小臂上油缸、小臂下油缸在竖向平面内上、下分布,外力作用下,小臂上油缸与小臂下油缸的被动受力状态相反。
4、可选的,所述小臂底部设有用于与小臂下油缸的伸缩端铰接的连接座。
5、可选的,所述小臂上油缸设置于小臂下油缸上方,小臂上油缸的伸缩端与小臂邻近车身的一端上部铰接,小臂下油缸的伸缩端与小臂底部铰接。
6、可选的,还包括掘进锤、大臂、连杆机构、大臂油缸、连杆油缸,所述大臂一端与掘进台车的车身铰接,另一端与小臂一端铰接,小臂另一端与掘进锤铰接,连杆机构分别与掘进锤、小臂及连杆油缸铰接,连杆油缸与小臂铰接,大臂油缸一端与车身铰接,另一端与大臂铰接,小臂上油
7、可选的,所述连杆油缸与小臂的铰接点、大臂油缸与大臂的铰接点均位于小臂上油缸、小臂下油缸之间。
8、可选的,所述掘进锤后端下部与小臂前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小臂后端下部与大臂前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大臂后端与车身通过第三销轴铰接。
9、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掘进锤后端上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小臂前端铰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铰接处与连杆油缸的伸缩端通过第四销轴铰接。
10、可选的,所述大臂与大臂油缸的伸缩端铰接,大臂油缸与车身的铰接点位于大臂与车身铰接点的下方。
11、可选的,所述车身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掘进台车行走的履带式行走机构,车身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连杆油缸、小臂下油缸、小臂上油缸及大臂油缸动作的液压系统。
12、一种掘进台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
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掘进台车工作时,油缸会伸缩以驱动大臂、小臂和掘进锤进行运动,大臂油缸的伸缩可以改变大臂与车身之间的角度,从而调整掘进锤的高度和挖掘深度,小臂上油缸和小臂下油缸的伸缩则可以改变小臂的长度和角度,使掘进锤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和旋转,以适应不同的挖掘需求,连杆机构通过连杆油缸的驱动,将动力传递到掘进锤,使其产生挖掘所需的冲击力和破碎力,外力作用下,小臂上油缸与小臂下油缸的被动受力状态相反,这意味着当一个油缸受到压力时,另一个油缸会受到拉力,这种设计有助于平衡工作臂的受力,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油缸在被动受压的情况下能承受的力远大于被动受拉的力,因此采用上下双油缸结构即可满足无论在任何工况下,总有一个小臂油缸承受被动受压,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小臂油缸被拉出或者拉脱的问题。由于总有一个油缸处于受压状态,则油缸能保持较大的力,确保锤尖受力位置不发生变动,达到定点破碎的目的。再者由于油缸被动受压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因此可以减少油缸的缸径和杆径,降低了油缸的重量,从而相应的减少了大臂油缸的缸径和杆径,降低了油缸重量,减小了液压系统的流量,更有利于臂架动作的流畅,同时此结构防止在掘进锤破碎过程中出现小臂油缸被拉长而需要不断调整小臂油缸行程的情况。
14、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中,这种设计有助于平衡工作臂的受力,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油缸在被动受压的情况下能承受的力远大于被动受拉的力,因此采用上下双油缸结构即可满足无论在任何工况下,总有一个小臂油缸承受被动受压,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小臂油缸被拉出或者拉脱的问题。
16、2、由于总有一个油缸处于受压状态,则油缸能保持较大的力,确保锤尖受力位置不发生变动,达到定点破碎的目的。
17、3、再者由于油缸被动受压可以承受较大的力,因此可以减少油缸的缸径和杆径,降低了油缸的重量,从而相应的减少了大臂油缸的缸径和杆径,降低了油缸重量,减小了液压系统的流量,更有利于臂架动作的流畅,同时此结构防止在掘进锤破碎过程中出现小臂油缸被拉长而需要不断调整小臂油缸行程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臂(3)、驱动小臂(3)与掘进台车的车身(9)相对转动的小臂上油缸(5)、以及小臂下油缸(6),且小臂上油缸(5)、小臂下油缸(6)在竖向平面内上、下分布,外力作用下,小臂上油缸(5)与小臂下油缸(6)的被动受力状态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3)底部设有用于与小臂下油缸(6)的伸缩端铰接的连接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上油缸(5)设置于小臂下油缸(6)上方,小臂上油缸(5)的伸缩端与小臂(3)邻近车身(9)的一端上部铰接,小臂下油缸(6)的伸缩端与小臂(3)底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掘进锤(1)、大臂(7)、连杆机构(2)、大臂油缸(8)、连杆油缸(4),所述大臂(7)一端与掘进台车的车身(9)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一端铰接,小臂(3)另一端与掘进锤(1)铰接,连杆机构(2)分别与掘进锤(1)、小臂(3)及连杆油缸(4)铰接,连杆油缸(4)与小臂(3)铰接,大臂油缸(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油缸(4)与小臂(3)的铰接点、大臂油缸(8)与大臂(7)的铰接点均位于小臂上油缸(5)、小臂下油缸(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锤(1)后端下部与小臂(3)前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小臂(3)后端下部与大臂(7)前端通过第二销轴(11)铰接,大臂(7)后端与车身(9)通过第三销轴(1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一端与掘进锤(1)后端上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2)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2)另一端与小臂(3)前端铰接,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铰接处与连杆油缸(4)的伸缩端通过第四销轴(1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7)与大臂油缸(8)的伸缩端铰接,大臂油缸(8)与车身(9)的铰接点位于大臂(7)与车身(9)铰接点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9)下方设有用于驱动掘进台车行走的履带式行走机构,车身(9)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连杆油缸(4)、小臂下油缸(6)、小臂上油缸(5)及大臂油缸(8)动作的液压系统。
10.一种掘进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臂(3)、驱动小臂(3)与掘进台车的车身(9)相对转动的小臂上油缸(5)、以及小臂下油缸(6),且小臂上油缸(5)、小臂下油缸(6)在竖向平面内上、下分布,外力作用下,小臂上油缸(5)与小臂下油缸(6)的被动受力状态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3)底部设有用于与小臂下油缸(6)的伸缩端铰接的连接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上油缸(5)设置于小臂下油缸(6)上方,小臂上油缸(5)的伸缩端与小臂(3)邻近车身(9)的一端上部铰接,小臂下油缸(6)的伸缩端与小臂(3)底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掘进锤(1)、大臂(7)、连杆机构(2)、大臂油缸(8)、连杆油缸(4),所述大臂(7)一端与掘进台车的车身(9)铰接,另一端与小臂(3)一端铰接,小臂(3)另一端与掘进锤(1)铰接,连杆机构(2)分别与掘进锤(1)、小臂(3)及连杆油缸(4)铰接,连杆油缸(4)与小臂(3)铰接,大臂油缸(8)一端与车身(9)铰接,另一端与大臂(7)铰接,小臂上油缸(5)、小臂下油缸(6)的一端与小臂(3)铰接,另一端与大臂(7)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章令,冯怀,洪鹤云,沈小旭,阳立芬,唐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蓝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