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工业反渗透膜(或者称反渗透膜元件)使用时,多是将多支反渗透膜连接在一起后,装入到膜壳内。实际应用中,会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相连接的反渗透膜个数为2支到10支,特殊情况也可连接更多支。在进行反渗透膜安装作业时,首先要确认膜壳的进水方向,确保使第一支反渗透膜的进水方向与膜壳的进水方向一致。在将第一支反渗透膜完全装入到膜壳内之前,需要在第一支反渗透膜的外露端配置中心管连接器,使中心管连接器与第一支反渗透膜的中心管相连接/插接。接着确认第二支反渗透膜的进水方向与膜壳进水方向相同后,将第二支反渗透膜的出水端通过中心管与配置在第一支反渗透膜上的中心管连接器连接,而在第二支反渗透膜的出水端与第一支反渗透膜的进水端之间建立起连接关系。然后把第二支反渗透膜装入到膜壳内,同样在将第二支反渗透膜完全装入到膜壳前,在其外露端配置中心管连接器,用来与第三支反渗透膜连接,依次类推,直至膜壳内装入合适数量的反渗透膜。
2、通过将现有的中心管连接器设在相邻两支反渗透膜中间,在相邻的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包括含有中心管的元件本体,以及分别与元件本体的产水端、进水端对应连接的第一抗应力器(101)和第二抗应力器(201);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抗应力器(101)的端面上且于中心管的端口外围形成有第一环形凸缘(10);在第一环形凸缘(10)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在第二抗应力器(201)的端面上且于中心管的端口外围形成有第一环形沉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一个中心管的端部延伸至第一环形凸缘(10)的内端口处,同时,与之对准连接的另一个中心管的端部伸入至第一环形沉孔(20)内;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包括含有中心管的元件本体,以及分别与元件本体的产水端、进水端对应连接的第一抗应力器(101)和第二抗应力器(201);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抗应力器(101)的端面上且于中心管的端口外围形成有第一环形凸缘(10);在第一环形凸缘(10)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在第二抗应力器(201)的端面上且于中心管的端口外围形成有第一环形沉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一个中心管的端部延伸至第一环形凸缘(10)的内端口处,同时,与之对准连接的另一个中心管的端部伸入至第一环形沉孔(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抗应力器(101)的端面上且于中心管的端口外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形凸缘(50),并使第二环形凸缘(50)的外周面与第一环形凸缘(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径向间距;对应地,在第二抗应力器(201)的端面上且于中心管的端口外围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形沉孔(60);第二环形凸缘(50)上设有包含呈环状的弹性件的套环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套环组件包括第二环形件(71)和第二弹性环(72)且第二弹性环(72)固定嵌装在第二环形件(71)的内壁上;第二弹性环(72)能套装在第二环形凸缘(50)的外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套环组件包括外侧套环(81)、内侧套环(82)、中间套环(84)及一对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包括第一弹性圈(85)和第二弹性圈(86);两个弹性圈分别套设在中间套环(84)的两端,使第一弹性圈(85)嵌装在中间套环(84)的端口处内壁上,使第二弹性圈(86)嵌装在中间套环(84)的端口处外壁上;装配时,内侧套环(82)、中间套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蓝膜环保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