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366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座和房屋主体,还包括雨水回流发电机构、雨水回收过滤机构和光伏发电机构,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雨水回流发电机构,所述房屋主体的两侧设置有雨水回收过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节能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雨水回流发电机构,雨水流到房顶后通过集流管道进行收集,通过集流口和第一输送管道供入中转收集箱的内部,如若中转收集箱内部水位较低则会使雨水储存至中转收集箱的内部,当水量充足后可通过气囊和拉绳拉动翻盖使第二输送管道打开,进而可保证水流对叶轮有足够的冲击力使叶轮转动,从而可通过转动套筒带动发电机完成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建筑,特别是涉及了一种节能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节能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指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将自然界中不断再生的能源资源转化为可用的能量,以满足建筑和社会的能源需求。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949269a)公开的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结构,其中记载了:“包括建筑墙体和定位套,所述建筑墙体的正面设置由翻转门,所述翻转门正面的内侧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建筑墙体的正面安装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左侧安装有防水挡板,所述防水挡板的正面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防水挡板的正面安装有若干组伸缩螺栓;所述嵌合槽的内侧安装有翻转固定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防水挡板,利用防水挡板,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节能抗震建筑结构无法避免外界水通过缝隙进入建筑墙体导致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

3、综合上述,该装置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该装置中所提及的节能部分仅通过光伏能源提供,但是部分城市因雨水充沛导致部分时间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结构,包括基座(1)和房屋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回流发电机构(3)、雨水回收过滤机构(4)和光伏发电机构(5),所述基座(1)的上端设置有房屋主体(2),所述房屋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雨水回流发电机构(3),所述房屋主体(2)的两侧设置有雨水回收过滤机构(4),所述房屋主体(2)的正面设置光伏发电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导向槽(16)、滑杆(17)、气囊(18)、第二输送管道(19)、翻盖(20)和拉绳(21),所述中转收集箱(15)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导向槽(16),所述导向槽(16)的内壁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结构,包括基座(1)和房屋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水回流发电机构(3)、雨水回收过滤机构(4)和光伏发电机构(5),所述基座(1)的上端设置有房屋主体(2),所述房屋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雨水回流发电机构(3),所述房屋主体(2)的两侧设置有雨水回收过滤机构(4),所述房屋主体(2)的正面设置光伏发电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导向槽(16)、滑杆(17)、气囊(18)、第二输送管道(19)、翻盖(20)和拉绳(21),所述中转收集箱(15)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导向槽(16),所述导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8),所述中转收集箱(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19),所述第二输送管道(19)的顶面设置有翻盖(20)且所述翻盖(20)与第二输送管道(19)铰接连接,所述滑杆(1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拉绳(21)且所述拉绳(21)远离滑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翻盖(20)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开合组件包括底部承载座(8)、导向光杆(9)、限位环(10)、过滤网板(11)、滑动块(12)、通孔(22)和密封腔室(24),所述集流管道(7)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底部承载座(8),所述底部承载座(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光杆(9),所述导向光杆(9)远离底部承载座(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所述集流管道(7)的中部滑动设置有过滤网板(11),所述过滤网板(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2)且所述滑动块(12)滑动连接于导向光杆(9)的表面,所述中转收集箱(15)的顶面开设有通孔(22),所述滑杆(1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23)且所述顶杆(23)穿过通孔(22)与集流管道(7)固定连接于过滤网板(11)的底面,所述顶杆(23)滑动连接于集流管道(7)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包括密封腔室(24)、转动套筒(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