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366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包括两个骨盆支撑板、髋骨外固定棒、髋骨内固定棒和膨胀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骨盆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对接块和下对接块,两个下对接块之间通过固定栓配合铰链进行安装,两个上对接块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套块和固定条;两个骨盆支撑板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贴合魔术贴毛面的魔术贴勾面,在魔术贴毛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膨胀气囊,膨胀气囊和骨盆支撑板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用于患者皮肤透气的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压力传感器对膨胀气囊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压力起到了检测的作用,从而防止了经过膨胀气囊加压固定后,压力过大导致患者产生疼痛或者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


技术介绍

1、骨盆、髋关节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出现损坏,一般是机动车伤特别是车辆冲撞、碾轧行人的交通伤,坑道作业的矿车伤以及骨盆部位遭受高能量外力者容易发生,骨盆、髋关节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救治困难,在骨盆、髋关节发生创伤时一般需要通过急救固定器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一定力度的固定。

2、原有的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及时固定,但由于患者基本上已经失去行动能力,在固定过程中容易用力过度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而且仪器内部一般会安装有气囊来对患者进行支撑,但气囊由于密封性较好,导致患者伤处不透气容易引发感染症状,而且气体填充过程中容易受压不均匀,受伤部位容易受到挤压导致伤口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及时固定,但由于患者基本上已经失去行动能力,在固定过程中容易用力过度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包括两个骨盆支撑板(1)、髋骨外固定棒(16)、髋骨内固定棒(15)和膨胀气囊(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骨盆支撑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对接块(2)和下对接块(3),两个下对接块(3)之间通过固定栓(4)配合铰链(5)进行安装,两个上对接块(2)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套块(6)和固定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膨胀气囊(10)上开设的其中一个所述通气孔(11)(18)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气管(19)和注气管(20),排气管(19)的端头通过伸缩管连通有排气阀(21),且注气管(20)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包括两个骨盆支撑板(1)、髋骨外固定棒(16)、髋骨内固定棒(15)和膨胀气囊(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骨盆支撑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对接块(2)和下对接块(3),两个下对接块(3)之间通过固定栓(4)配合铰链(5)进行安装,两个上对接块(2)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套块(6)和固定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膨胀气囊(10)上开设的其中一个所述通气孔(11)(18)的内部分别设有排气管(19)和注气管(20),排气管(19)的端头通过伸缩管连通有排气阀(21),且注气管(20)的上端连通有三通管(22),所述三通管(22)的端头通过管道贯穿壳体(23)并与微型注气泵(24)的注气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注气泵(24)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贯穿至壳体(23)的侧端并位于过滤筛管(25)的内部,且过滤筛管(25)螺纹连接在壳体(23)的侧端,且过滤筛管(25)的壁体上等间距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3)的内部依次开设有供处理芯片模块(26)、电池座(27)和微型注气泵(24)放置的放置腔,处理芯片模块(26)通过导线与壳体(23)上端的控制面板(29)电路连接,所述处理芯片模块(26)的一侧通过导线与电池座(27)电路连接,在电池座(27)的内部设有备用电池,所述控制面板(29)还通过导线与微型注气泵(24)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
申请(专利权)人:琼海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