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材料、镍电极和碱性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314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该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内核,内核包括具有通式Ni<subgt;1‑x</subgt;(Al,Mg)<subgt;x</subgt;(OH)<subgt;2</subgt;的材料;包覆在内核的表面的第一包覆层,第一包覆层包括具有通式Ni<subgt;1‑x1‑y1</subgt;Al <subgt;x1</subgt;Mg <subgt;y1</subgt;(OH)<subgt;2</subgt;的材料;包覆在第一包覆层的表面的第二包覆层,第二包覆层包括具有通式Ni<subgt;1‑x2‑y2</subgt;Al <subgt;x2</subgt;Mg <subgt;y2</subgt;(OH)<subgt;2</subgt;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镍电极,该镍电极是通过采用上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填充多孔基板而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上述镍电极的一种碱性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应用于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采用该正极活性材料制备的镍电极,以及具有该镍电极的碱性蓄电池。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2、含有氢氧化镍的活性材料长期用于充电电池或二次电池的正极,特别是用于碱性充电电池。使用该类活性材料的典型电池包括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铁电池和镍锌电池。氢氧化镍活性材料的分子结构有两种相,即α、β相,β相材料通常在+2和+3价氧化态之间氧化及还原,使镍价位到+4氧化态可制备出α相氢氧化镍。α相氢氧化镍每个镍原子可交换高达1.67个电子,与使用β相氢氧化镍的电极相比可提高电极存储容量85%。但α相氢氧化镍材料在重复充电和放电循环时存在不稳定性(在重复充电和放电循环时α相材料缓慢生成不希望的二次β相材料)。

3、研究表明用大于20wt%的阳离子如铝、钴、铁或镁部分替代镍阳离子可稳定氢氧化镍材料的α相结构。虽然这些阳离子的加入可提高定氢氧化镍材料的放电电压并抑制氢氧化镍材料的自放电,但这些阳离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内核的比例为85重量%至97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包覆层的总质量,所述第一包覆层中的氢氧化镍的比例为不小于50重量%;基于所述第二包覆层的总质量,所述第二包覆层中的氢氧化镍的比例为不小于5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内核的比例为85重量%至97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包覆层的总质量,所述第一包覆层中的氢氧化镍的比例为不小于50重量%;基于所述第二包覆层的总质量,所述第二包覆层中的氢氧化镍的比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山秀明王明德于红帅周如心关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