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290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类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包括主动轮、环形缆绳,环形缆绳内部两端分别套设主动轮和从动轮,缆绳上固设悬箱,悬箱包括固定板和箱体,固定板的顶端通过悬杆连接抱索器,抱索器固定连接缆绳,固定板的下方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箱体,箱体是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箱体一内壁与底部箱壁处设有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托板,托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链条的两端,链条通过链轮和链轮电机驱动,链条牵引托板从箱体的内壁通过滑槽移动至箱体底部开口处实现封堵。将洄游过大坝的受困鱼群通过箱体运转至目标水域,增大了鱼群洄游的成功率,维持鱼类种群的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对运转的箱体内部自动供氧,保证鱼群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中的鱼类保护,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1、在鱼类生态学中,洄游是鱼类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繁殖、觅食、避寒等多种生态行为。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特别是水利工程如大坝的建设,鱼类洄游的路径被阻断,给鱼类的生存和繁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鱼类在洄游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坝等障碍物,现有的过坝设施无法充分保障鱼类的安全和高效通过,导致鱼类种群数量减少和生境破坏。

3、中国专利文献cn115821868b公开了一种鱼类辅助洄游装置,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辅助洄游装置,属于鱼类生态
,包括依次连接的洄游装置入口单元、柔性管道和洄游装置出口单元等,本专利技术通过负压发生装置、单向鱼口、柔性管道等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以负压吸引的方式实现鱼类的水坝游越,这种吸引方式对鱼类的伤害更小,更利于洄游时鱼类个体的生存,对河道内的自然生态起有益作用,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推动当地的环境保护建设;本专利技术具有季节性工作特点,处于非洄游季或水坝泄洪时,本装置可撤离水坝至其他地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包括与动力设备连接的主动轮(110)、和安装在鱼道(100)上方环形的缆绳(140),环形的缆绳(140)内部两端分别套设主动轮(110)和从动轮(120),缆绳(140)上固设悬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箱(200)包括固定板(230)和箱体(210),固定板(230)的顶端通过悬杆(220)连接抱索器(240),抱索器(240)固定连接缆绳(140),固定板(230)的下方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箱体(210),所述箱体(210)是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箱体(210)一内壁与底部箱壁处设有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托板,托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链条(34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包括与动力设备连接的主动轮(110)、和安装在鱼道(100)上方环形的缆绳(140),环形的缆绳(140)内部两端分别套设主动轮(110)和从动轮(120),缆绳(140)上固设悬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箱(200)包括固定板(230)和箱体(210),固定板(230)的顶端通过悬杆(220)连接抱索器(240),抱索器(240)固定连接缆绳(140),固定板(230)的下方通过升降组件连接箱体(210),所述箱体(210)是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箱体(210)一内壁与底部箱壁处设有连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托板,托板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链条(340)的两端,链条(340)通过链轮和链轮电机(300)驱动,链条(340)牵引托板从箱体(210)的内壁通过滑槽移动至箱体(210)底部开口处实现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固定板(230)对角处的两组升降电机(231),升降电机(231)上安装有螺纹杆(232),螺纹杆(232)通过螺接的方式与箱体(210)的箱壁连接;固定板(230)另外两组对角处通过滑杆(233)与箱体(210)的箱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610)、第二滑槽(611)、第三滑槽(612)和第四滑槽(613),所述第一滑槽(610)和第二滑槽(611)位于箱体(210)一内壁的两侧且为对称设置,滑槽(610,611)包括垂直开设的两个槽口,两个槽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滑槽(612)和第四滑槽(613)位于箱体(210)底部的两侧且为对称设置,滑槽(612,613)包括垂直开设的两个槽口,两个槽口相互连通;第一滑槽(610)与第三滑槽(612)通过弧形槽连通,第二滑槽(611)和第四滑槽(613)通过弧形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板包括依次安装的第一托板(600)、第二托板(601)和第三托板(602),托板(600,601,602)的两端通过滚轴(625)安装在箱体(210)两侧的滑槽中,托板(600,601,602)靠近箱体内壁的一侧通过环索(624)相互连接,相邻的托板之间通过榫头(603)和隼槽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托板(600)上端的滚轴(625)上固设导向杆(621),导向杆(621)朝向箱体内的侧面铰接斜杆(620)一端,斜杆(620)另一端铰接导向块(626),导向块(626)铰接第三托板(602)底端的滚轴(625),导向块(626)滑动安装在第三滑槽(6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轮包括动力链轮(310)、第一转向链轮(320)和第二转向链轮(330),所述链轮电机(300)安装动力链轮(310);所述第三滑槽(612)远离第一滑槽(610)的一端设置第二转向链轮(330),导向块(626)上固设链条(340),链条(340)的自由端经过第二转向链轮(330)变向后竖直延伸至箱体(210)顶部,链条(340)连接动力链轮(310)后再经过箱体顶部的第一转向链轮(320)变向,变向后的链条(340)与导向杆(6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类洄游过坝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抱索器(240)的一侧固设气缸筒(410),气缸筒(410)内安装有活塞,活塞上设有单向阀,气缸筒(410)的底部通过气管(412)连通至箱体(210)内部;抱索器(2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泽秦鑫贺喜孟学端何兴赖毅舟王晓刚梅增荣李定利周镜王喆彭李张鹏韩琦余意尚国秀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