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展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
技术介绍
1、地球科学教学或展示用的自然资源模型是一种展示某地理位置的自然资源组成要素的立体模型,通过该模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该地理位置的自然资源的管理规划、平面分布和垂向分层情况,广泛使用在学校教学或科普展示的场合,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然而现有的自然资源模型,将各种类型自然资源要素全部在一个模型里展示,比如地貌及地表基质层要素、地表覆盖层要素、对该自然资源的管理规划示意和对各类资源要素的解释及标记说明等展示要素密集在一个模型里全部展示,使得整个自然资源模型要素的展示显得比较密集杂乱,不方便对同类型的要素进行整体把握和直观了解,不方便参观者或学生对该地理位置的自然资源进行清晰和直观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以解决现有自然资源模型中的各展示要素比较密集杂乱,不方便对同类型的要素进行整体把握和直观了解的问题。
2、为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模型本体和驱动部,所述模型本体设置为多层叠合的结构,所述驱动部用以驱动使所述模型本体的各层移动以相互间隔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地表覆盖层、地表基质层和规划管理层,所述规划管理层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地表基质层与所述规划管理层通过传动组件一活动连接,所述地表覆盖层与所述地表基质层通过传动组件二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一包括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模型本体和驱动部,所述模型本体设置为多层叠合的结构,所述驱动部用以驱动使所述模型本体的各层移动以相互间隔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合的地表覆盖层、地表基质层和规划管理层,所述规划管理层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地表基质层与所述规划管理层通过传动组件一活动连接,所述地表覆盖层与所述地表基质层通过传动组件二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一包括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规划管理层的四角处的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螺纹传动连接,所述地表基质层与所述传动杆一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一内沿自身轴线设置螺纹孔一;所述传动组件二包括与所述传动杆一同轴设置的传动杆二,传动杆二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一配合的外螺纹一使传动杆二与传动杆一螺纹传动连接,传动杆二的上端向上伸出传动杆一外,所述地表覆盖层与所述传动杆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动杆一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地表覆盖层、所述地表基质层和所述规划管理层之间相互移动以间隔一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资源模型展示用立体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的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传动杆一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凌峰,陈彭,荆元,宿辕,王末,苏佳鑫,冯彦超,孙坚石,刘士朋,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