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258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陶瓷检测输送带一端的下料保护结构;所述下料保护结构包括固定安装架,所述固定安装架上设有固定螺栓,两侧所述固定安装架之间设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上设有下料辅助输送组件,所述下料板底部固定有输送电机,所述调节孔二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本技术通过下料保护结构,对检测后的陶瓷进行下料保护,通过可调节的下料板,调整下料速度以及接触收料平台的冲击力;下料辅助输送组件在陶瓷下料过程中引导陶瓷从两侧辅助输送带中间穿过,对陶瓷进行单个下料,降低陶瓷之间的磕碰率;缓冲组件中的缓冲套板与下料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缓冲套板与下料板下端始终持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产品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陶瓷缺陷检测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检测陶瓷制品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质量问题。这些缺陷可能包括裂纹、破损、气孔、异物、色差等。目前一些常见的陶瓷检测方法包括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热成像检测、光学显微镜检测、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等, 陶瓷检测步骤通常都是先码垛输送上料,再由理料机理料整齐至输送带上进行送料,待其输送至检测转盘上进行旋转,再旋转过程中利用高速相机进行拍照检测,随后合格的与不合格的进行分批下料。

2、其中下料过程中,由于陶瓷本身具有极高的脆性和易碎性,再受到外力冲击过大时容易发生断裂或破碎,并且难以修复,大多数陶瓷检测输送装置在检测结束后会将陶瓷转移至下料输送带上,以便打包下料至容器中,而在下料过程中,尤其是转移或下料至容器中时,由于输送带边缘高度差较大,陶瓷极易与设备边缘或下料区域发生碰撞,导致陶瓷出现裂痕或破碎,影响陶瓷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会影响该批次陶瓷检测的数据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陶瓷检测输送带(1)一端的下料保护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一(23)为弧形,且所述下料板(25)两侧设有与所述调节孔一(23)对应的螺柱(251),所述螺柱(251)配套设有调节螺母(252),所述调节螺母(252)作用在所述调节孔一(2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25)与所述陶瓷检测输送带(1)的一端衔接处为曲面,且顶部平面与所述陶瓷检测输送带(1)的顶部平面齐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陶瓷检测输送带(1)一端的下料保护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一(23)为弧形,且所述下料板(25)两侧设有与所述调节孔一(23)对应的螺柱(251),所述螺柱(251)配套设有调节螺母(252),所述调节螺母(252)作用在所述调节孔一(2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25)与所述陶瓷检测输送带(1)的一端衔接处为曲面,且顶部平面与所述陶瓷检测输送带(1)的顶部平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缺陷检测的下料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二(24)为竖直形,且所述缓冲套板(282)两侧设有与所述调节孔二(24)对应的定位螺柱(284),所述定位螺柱(284)对应配套有固定螺母(285),所述固定螺母(285)作用在所述调节孔二(24)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强吴冈倪长乐陈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达智能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