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多层级梯度泡沫铝的成型模具设备及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257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层级梯度泡沫铝的成型模具设备及生产系统,成型模具设备包括平台、轨道组件、刚体模具和移动模具组件,刚体模具周向上开设多个沿高度方向的缺口缝,轨道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移动模具组件包括与缺口缝相配合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轨道沿刚体模具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隔板可在第一轨道上移动,第一隔板可穿过对应缺口缝;多个第二轨道沿刚体模具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可在第二轨道上移动,并穿过对应的缺口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设备可控制刚体模具的温度,加热效率快,易于形成多种密度不同的泡沫铝板,可根据需要生产不同尺寸的泡沫铝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沫铝的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多层级梯度泡沫铝的成型模具设备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泡沫铝是一种高孔隙率的多功能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韧、耐撞性、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阻燃隔热、减振降噪、耐腐蚀和电磁屏蔽多功能复合特性,在电子、通讯、冶金、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梯度泡沫铝是指泡沫铝的某一尺寸方向上密度、孔径以及成分变化的泡沫铝结构,它克服了传统匀质泡沫铝材料的不足,可以用低孔隙率区作为承载,高孔隙率区实现功能特性。

2、现有技术cn113774248a公开了一种层级密度泡沫铝生产设备及方法。生产设备包括螺杆和套筒,套筒上设有增稠铝液上料口,第一发泡剂上料装置和第二发泡剂上料装置,螺杆设置于套筒内,螺杆位于套筒前段,套筒前端设有发泡段,增稠铝液上料口设置于套筒前端上部,第一发泡剂上料装置设置于增稠铝液上料口下游,第二发泡剂上料装置设置于第一发泡剂上料装置之后。生产方法包括发泡,挤压与成型;将铝溶液加入套筒对铝液进行搅拌和推进,套筒前段设有发泡段,加入发泡剂的铝液在发泡段完成发泡、膨胀,接着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多层级梯度泡沫铝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轨道组件(2)、刚体模具(3)和移动模具组件(4),所述轨道组件(2)和所述刚体模具(3)均设置于所述平台(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01)的两侧分别设有N个所述第二隔板(402),所述第二隔板(402)相对所述第一轨道(201)轴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402)互相配合,通过移动所述第一隔板(4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可将所述刚体模具(3)内的空间分隔形成2~2N+2个模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多层级梯度泡沫铝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轨道组件(2)、刚体模具(3)和移动模具组件(4),所述轨道组件(2)和所述刚体模具(3)均设置于所述平台(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01)的两侧分别设有n个所述第二隔板(402),所述第二隔板(402)相对所述第一轨道(201)轴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402)互相配合,通过移动所述第一隔板(4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可将所述刚体模具(3)内的空间分隔形成2~2n+2个模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5)包括不可进一步分隔的模腔单元(501),在每个所述模腔单元(501)的内底部分别设置第一电感加热设备,每个所述模腔单元(501)位于所述刚体模具(3)上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二电感加热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刚体模具(3)的内侧壁和内底部还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水冷通水管道,所述水冷通水管道流经每个所述模腔单元(5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加热设备和所述第二电感加热设备均为可独立调节温度的电感加热线圈,所述电感加热线圈的最高温度可达750℃,最大加热续航在10min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402)在所述第二轨道(202)上具有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轨道(201)两侧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板(402)在均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互相配合,所述第二隔板(402)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隔板(402)的端面形成所述刚体模具(3)内侧面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402)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隔板(401)和所述刚体模具(3)的高度,所述第二隔板(402)的端面在高于所述第一隔板(401)的位置处设有凸块部(403)或凹槽部(404),所述凸块部(403)与所述凹槽部(404)之间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型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402)的两侧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止挡部(405),所述第二隔板(402)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止挡部(405)与所述刚体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波于学会兰天宝王大权张海英王安帅盛锋王销彬徐小刚张嘉峻刘诗华王艳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