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的,涉及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阳极焙烧是电解铝行业的重要工序,使用焦炉煤气、天然气或重油作为燃料,在高温条件下对生阳极炭块进行焙烧,使其高温炭化,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包含焦油、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2、目前,阳极焙烧烟气治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电捕法、碱液吸收湿式净化法、氧化铝干法吸附法和熟石灰干法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例如电捕法能有效捕集0.1μm甚至小于0.1μm的烟尘,收尘效率高,能达到99.99%以上,然而,单一的治理方案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这些设备的体积较大,安装使用成本较高,运行维护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及工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能耗较高的问题。
2、现有的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大,且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难以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4、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
...【技术保护点】
1.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处理器(1),所述烟气处理器(1)下端设置有烟气进入口(2),所述烟气处理器(1)上端设置有烟气排出口(3),所述烟气进入口(2)一侧贯穿有掺冷气管(4),所述掺冷气管(4)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5),所述第一旋转接头(5)转动连接有旋转通气管(6),所述旋转通气管(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降温扇(7),所述第一降温扇(7)上方设置有第二降温扇(8),所述第二降温扇(8)上方设置有第三降温扇(9),所述第三降温扇(9)上方设置有第四降温扇(10),所述第四降温扇(10)下方设置有第一锥形集流板(11),所述第三降温扇(9
...【技术特征摘要】
1.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处理器(1),所述烟气处理器(1)下端设置有烟气进入口(2),所述烟气处理器(1)上端设置有烟气排出口(3),所述烟气进入口(2)一侧贯穿有掺冷气管(4),所述掺冷气管(4)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5),所述第一旋转接头(5)转动连接有旋转通气管(6),所述旋转通气管(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降温扇(7),所述第一降温扇(7)上方设置有第二降温扇(8),所述第二降温扇(8)上方设置有第三降温扇(9),所述第三降温扇(9)上方设置有第四降温扇(10),所述第四降温扇(10)下方设置有第一锥形集流板(11),所述第三降温扇(9)下方设置有第二锥形集流板(12),所述第二降温扇(8)下方设置有第三锥形集流板(13),所述第一降温扇(7)下方设置有焦油收集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扇(7)的叶片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第一降温扇(7)的叶片中空,叶片内部设置有冷气通道(701),所述冷气通道(701)与旋转通气管(6)连通,所述第二降温扇(8)、第三降温扇(9)和第四降温扇(10)与第一降温扇(7)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集流板(11)、第二锥形集流板(12)和第三锥形集流板(13)均与烟气处理器(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集流板(11)、第二锥形集流板(12)和第三锥形集流板(13)与烟气处理器(1)内壁之间设置有供焦油流过的空隙,所述第一锥形集流板(11)、第二锥形集流板(12)和第三锥形集流板(13)均为圆锥台形,所述第一锥形集流板(11)、第二锥形集流板(12)和第三锥形集流板(13)的上端开口均小于下端开口,且所述第一锥形集流板(11)、第二锥形集流板(12)和第三锥形集流板(13)的上端开口直径小于第一降温扇(7)、第二降温扇(8)、第三降温扇(9)和第四降温扇(10)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极焙烧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焦油收集槽(14)设置在烟气处理器(1)底部四周,所述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邦平,刘建华,董丽昌,刘风琴,吴浩,谢明壮,李泽鹏,何利强,马彩利,赵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鸿科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