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窗体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百折帘的窗体结构。
技术介绍
1、通常人们为了遮光等目的,一般在窗户上悬挂窗帘或装设百叶窗帘。但是,这种外置的窗帘密合不好,容易积累尘土,还易产生噪音。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所产生的问题,采用内置有窗帘的窗体,而窗体通常为中空玻璃设置,以将窗帘内置于中,且为了便于透过玻璃查看外界时,还在窗体上设置有控制窗帘升降的控制件。
2、现有技术中,控制件一般包括控制绳以及供控制绳绕卷的卷轴,其中百折帘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折叠单元,百折帘的每个折叠单元上均设有通孔,控制绳从每个折叠单元上的通孔中穿过,利用控制绳将百折帘的下垂端往上收合或向下垂放,使得各个折叠单元折叠在一起或舒展开,从而实现百折帘的开合。
3、但是,由于上述百折帘需要在每个折叠单元上打孔(以形成通孔),不仅增加了制作步骤,降低生产效率,而且百折帘上的通孔会影响百折帘的遮光性和美观度,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需要在百折帘上打孔后才可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百折帘的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设置于窗框(1)上呈相对设置的内玻璃(2)和外玻璃(3)、设置于内玻璃(2)和外玻璃(3)之间的百折帘(4)以及设置于窗框(1)上以驱动百折帘(4)折叠或是展开的驱动组件(5),所述内玻璃(2)和外玻璃(3)之间留有供百折帘(4)放置的放置腔,所述百折帘(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帘杆(41)和下帘杆(42);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分别用于控制上帘杆(41)和下帘杆(42)沿着窗体的高度方向滑移的上驱动件(51)和下驱动件(52),所述上驱动件(51)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帘杆(41)的上磁轨(511)以及隔着窗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百折帘的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设置于窗框(1)上呈相对设置的内玻璃(2)和外玻璃(3)、设置于内玻璃(2)和外玻璃(3)之间的百折帘(4)以及设置于窗框(1)上以驱动百折帘(4)折叠或是展开的驱动组件(5),所述内玻璃(2)和外玻璃(3)之间留有供百折帘(4)放置的放置腔,所述百折帘(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帘杆(41)和下帘杆(42);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分别用于控制上帘杆(41)和下帘杆(42)沿着窗体的高度方向滑移的上驱动件(51)和下驱动件(52),所述上驱动件(51)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帘杆(41)的上磁轨(511)以及隔着窗框(1)与上磁轨(511)相互磁吸的上磁吸手柄(512),所述下驱动件(52)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帘杆(42)的下磁轨(521)以及隔着窗框(1)与下磁轨(521)相互磁吸的下磁吸手柄(522);所述上磁轨(511)和下磁轨(521)均滑移连接于窗框(1)的相对两内侧壁,所述上磁吸手柄(512)和下磁吸手柄(522)分别设置于百折帘(4)两侧,且滑移连接于窗框(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百折帘的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相对两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111),所述上磁轨(511)的两端和所述下磁轨(521)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两侧的第一滑槽(111)内,上磁轨(511)的两端和下磁轨(521)的两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的滑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百折帘的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靠近所述内玻璃(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12),所述第二滑槽(112)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13),所述第二滑槽(11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内玻璃(2)的两侧,所述上磁吸手柄(512)和所述下磁吸手柄(522)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112),且上磁吸手柄(512)和下磁吸手柄(522)均凸出设置有滑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庄惠阳,黄雪云,卢征旺,朱丽丹,黄吉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国华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