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具体涉及一种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表面增强剂是一种高分子型液体材料,主要通过均匀喷涂在混凝土表面,能快速渗透至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的氢氧化钙等副产物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碳酸钙,这些能有效堵塞混凝土内部毛细微孔,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表面性能,如密实性、抗压强度、硬度、耐磨性,气密性、抗渗及抗碳化能力。
2、目前市面上的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大都存在着涂刷后渗透深度低以及表面增强效果较差的缺点。专利cn111606736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采用有机硅树脂、滑石粉、硫酸盐和水为原料制备混凝土增强剂,虽然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蚀性能,但是对于渗透深度却提升较少。专利cn116874315a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表面增强剂的原料包括有机硅树脂、填充粉末、乳胶粉、硫酸钠、外加剂和水,虽然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和抗碳化性能,但是对于混凝土表面回弹强度提升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种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5:(1~2):(1~2)的改性渗透剂、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和C12-14脂肪醇,B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2):(1~2):(4~6):12的硅烷偶联剂、环烷酸镁、乙醇和水,C组分包括质量比为4:(1~2):(1~2)的三氟硼酸钾、改性渗透剂和水玻璃,D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2):(1~3):12的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成膜助剂和甲基硅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种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5:(1~2):(1~2)的改性渗透剂、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和c12-14脂肪醇,b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2):(1~2):(4~6):12的硅烷偶联剂、环烷酸镁、乙醇和水,c组分包括质量比为4:(1~2):(1~2)的三氟硼酸钾、改性渗透剂和水玻璃,d组分包括质量比为(1~2):(1~3):12的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成膜助剂和甲基硅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异辛醇聚氧乙烯醚与水的质量比为1:(2~3),所述醇醚磷酸酯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搅拌的加热温度为60~70℃,搅拌速率为800~1200r/min;所述醇醚磷酸酯在30~40min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搅拌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组分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六甲基二硅氧烷与盐酸的质量比为(3~4):1,所述盐酸的浓度为2~3mol/l,所述加热搅拌的时间为30~40min,加热温度为30~40℃,搅拌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万,杨攀,张剑峰,贾洋,刘仕琪,王剑,程铠,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