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
技术介绍
1、智能交通设备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通过联网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2、作为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交通灯的使用非常广泛,市场上使用比较多的就是固定式的交通灯,这样在道路改造,或者需要安装临时交通灯的时候非常麻烦,因为固定式的交通灯成本比较高,而且安装费时,所以目前市场上就使用移动式的临时交通灯,便携的交通灯都没有具备闯红灯拍照的功能,这样为交通的规范还不够完善。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 109872539 a)一种能够自动监测违章的智能交通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交通灯、抓拍装置、红外线检测器、滑轮,通过利用新能源,节约能约的使用,同时方便携带与搬运,具有很好的市场运用前景。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包括控制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柱(1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200),所述防护机构(20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300),所述控制柱(100)的外壁套设有交通灯(400),所述控制柱(10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机构(500),所述太阳能机构(50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抓拍件(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50)包括有与阻尼器(240)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251),所述第一转轴(25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条(252),所述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包括控制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柱(10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200),所述防护机构(20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300),所述控制柱(100)的外壁套设有交通灯(400),所述控制柱(10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机构(500),所述太阳能机构(50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检测抓拍件(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50)包括有与阻尼器(240)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251),所述第一转轴(25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条(252),所述转动条(25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55),所述转动条(25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弹簧(253),所述第二阻尼弹簧(253)与防护条(22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条(2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00)包括有与控制柱(100)底端固定连接的底座(310),所述底座(3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20),是螺纹杆(320)的外壁螺纹套接有底板(330),所述底板(330)与底座(31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33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轮(340),所述螺纹杆(3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350),所述螺纹杆(3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50)包括有与螺纹杆(320)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链轮(351),所述第一链轮(351)啮合有链条(352),所述链条(352)啮合有第二链轮(353),所述第二链轮(353)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地钉(354),所述地钉(35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十字块(3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机构(500)包括有与控制柱(100)顶端转动连接的顶板(510),所述顶板(5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520),所述支撑轴(520)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太阳能板(530),所述太阳能板(530)的一侧设置有角度调节件(540),所述角度调节件(540)与顶板(5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10)上开设有让位槽(550),所述顶板(510)上开设有水槽(560),所述太阳能板(530)的外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洪,胡正好,郑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