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体活化T细胞膜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6176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9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自体活化T细胞膜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包括: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包埋于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内部的二氨基苯并咪唑以及位于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外表面的原代活化T细胞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STING激动剂二氨基苯并咪唑(diABZI)激活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增强肿瘤细胞和DC细胞表达分泌IFN‑β,诱导DC成熟,促进T细胞浸润肿瘤;同时表达多种免疫检查点的活化T细胞膜竞争性解除多种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效应,增强T细胞的杀伤肿瘤能力,实现协同抗肿瘤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具体涉及基于自体活化t细胞膜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生物大分子药物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或体外合成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或治疗的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抗体、核酸等,这些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生物合成而成,具有独特的多维结构,在生物生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效能高,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药物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2、然而,相较于小分子药物而言,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尺寸较大大,分子量大,表面带有负电荷或正电荷,难以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进而发挥作用。为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高效递送,人们开发了诸多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载体,例如脂质体、阳离子高分子、纳米颗粒等。但这些载体存在递送效率不高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递送效果,使生物大分子药物成功地与体内多种生物屏障相容,实现高效递送进入细胞以发挥作用,仍是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难点和发展方向。

3、生物大分子药物已成为21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包括: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包埋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内部的二氨基苯并咪唑以及位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外表面的自体活化T细胞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00-2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的电动电位为-10~-25m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为55%-70%。

5.如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包括: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包埋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内部的二氨基苯并咪唑以及位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外表面的自体活化t细胞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00-2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的电动电位为-10~-25m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脂质型体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为55%-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t细胞膜由balb/c小鼠脾脏或外周血分离的原代t细胞经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杜丽张晓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