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149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8
本技术提供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包括相互配合使用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均包括框型架,框型架的顶部等距焊接有两根第一加强杆,第一加强杆与框型架的端头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分别倾斜焊接于框型架的内部两侧,框型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支撑腿的内侧通过焊接有的斜撑杆与框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同侧的两根支撑腿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杆,该种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不仅提高了集装箱装载汽车的容量,而且简化了装卸过程,降低了物流成本,对于货物运输和物流行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物流用具,具体涉及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


技术介绍

1、在货物运输和物流行业中,尤其是汽车的运输,通常采用集装箱作为运输载体。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允许其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轻松转换,如从卡车到火车再到轮船。然而,传统的集装箱设计在装载汽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集装箱的高度通常不超过3米,较长的集装箱也只能单层停放汽车,导致空间利用率不高。例如,6米长的集装箱通常只能放置1台轿车,而12米长(型号:40hc)的集装箱最多也只能放置2台轿车。此种装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输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基于此,提供一种可以增加汽车装载数量,同时对汽车进行固定并能适配集装箱装载运输的支架是存在较高实用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包括相互配合使用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均包括框型架,所述框型架的顶部等距焊接有两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包括相互配合使用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均包括框型架(300),所述框型架(300)的顶部等距焊接有两根第一加强杆(310),所述第一加强杆(310)与框型架(300)的端头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杆(320),两根所述支撑杆(320)分别倾斜焊接于框型架(300)的内部两侧,所述框型架(30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330),所述支撑腿(330)的内侧通过焊接有的斜撑杆(340)与框型架(300)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同侧的两根支撑腿(330)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包括相互配合使用并对车辆进行支撑的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00)和第二架体(200)均包括框型架(300),所述框型架(300)的顶部等距焊接有两根第一加强杆(310),所述第一加强杆(310)与框型架(300)的端头之间设有两根支撑杆(320),两根所述支撑杆(320)分别倾斜焊接于框型架(300)的内部两侧,所述框型架(300)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330),所述支撑腿(330)的内侧通过焊接有的斜撑杆(340)与框型架(300)的底部固定连接,位于同侧的两根支撑腿(330)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杆(3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00)的四根所述支撑腿(330)分别与框型架(300)的四个边角固定连接,位于同侧的两根支撑腿(33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3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200)位于同侧的两根所述支撑腿(33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杆(361),所述第三加强杆(361)的顶部与框型架(30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架体(200)的支撑腿(330)长度小于第一架体(100)的支撑腿(330)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内装载固定汽车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架(300)由多根三角型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闯吴成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卓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