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122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包括:步骤1,配置铝、锌原料;步骤2,将步骤1配置的铝、锌原料加热熔炼成合金锭,然后将冷却至室温的合金锭热轧成合金片;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合金片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完后进行水淬,水淬后的合金片放置在干燥箱中进行时效处理;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合金片采用砂纸打磨,待抛光后放置在腐蚀溶液中进行腐蚀得到试样;步骤5,将步骤4腐蚀后获得的试样先放入去离子水中清洗,再用丙酮清洗,然后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待丙酮自然挥发后取出试样,待真空保存后得到纳米多孔铝块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纳米多孔金属因其具有纳米尺寸的韧带和孔结构,因而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高催化活性等特点,在催化、储能、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现有纳米多孔铝的制备方法,基本是通过脱合金法在无水离子液体中将合金中的活性组员去除,从而获得纳米多孔铝。但无水离子液体体系对环境提出的严苛要求以及无水离子液体体系的高成本,使得现有的纳米多孔al制备存在着制备成本高、环境苛刻等不足。因此在环境要求简单的条件下高效的制备出纳米多孔al,对纳米多孔al的制备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水溶液具有廉价、易得和能配制各种腐蚀液的特点。因此在水溶液中通过腐蚀去除合金中的活性组元,然后惰性组元通过扩散自组装成惰性组元的多孔材料是现有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铝由于其两性特性,既能在酸溶液中被腐蚀,也能在碱溶液中被腐蚀,甚至在纯水溶液中亦能被腐蚀,所以铝经常被用作腐蚀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活性组元,在合金的腐蚀过程中被除去,用以制备其他各种纳米多孔金属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铝原料为纯度大于99.5%的工业纯铝锭或铝板;锌原料为纯度大于99.5%的工业纯锌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熔炼温度为720℃-7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合金的热轧温度为450℃-...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铝原料为纯度大于99.5%的工业纯铝锭或铝板;锌原料为纯度大于99.5%的工业纯锌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熔炼温度为720℃-7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合金的热轧温度为450℃-480℃,扎制得到的合金片厚度为1.1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的块体纳米多孔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固溶温度为370℃-400℃,固溶时间为4h-10h;固溶后的合金为原子级均匀的单相al固溶体,其中的zn原子处于al晶体的阵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相分离原理制备具有宏观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国君薛琦蒲寅辉王锦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