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采用二线测试的方式,即每个检测片对应一个测试针,并且检测片接触的是测试针的端部。这种测试方式由于无法排除本身的线阻和接触阻值,存在着测试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测试上的误测可能性大,且一次性检测的通过率低,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以缓解现有的二线测试装置测试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一种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包括:
4、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检测底座,所述检测底座设有检测部,沿所述检测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检测片,所述检测片具有呈弧形的检测段;
5、测试针,所述测试针成对设置于所述检测片,所述测试针靠近端部的侧壁与所述检测段相抵接。
6、更进一步的,
7、所述检测部包括自所述检测底座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平行间隔设置。
8、更进一步的,
9、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沿各自的延伸方向均设置有多个检测片安装槽,所述检测片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检测片安装槽内。
10、更进一步的,
11、所述检测片包括第一连接段、中间过渡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中间过渡段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所述中间过渡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
12、更进一步的,
13、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罩设在所述检测底座的上方。
14、更进一步的,
15、所述检测外壳设置有多个穿孔组,所述穿孔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成对设置的所述测试针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检测段相抵接。
16、更进一步的,
17、所述第一穿孔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穿孔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
18、更进一步的,
19、所述检测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槽,所述检测底座安装于所述底槽,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自所述底槽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限位槽。
20、更进一步的,
21、所述底槽的中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自所述限位柱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第二限位槽。
22、更进一步的,
23、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弧形槽。
24、本技术至少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25、由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检测底座,所述检测底座设有检测部,沿所述检测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检测片,所述检测片具有呈弧形的检测段;测试针,所述测试针成对设置于所述检测片,所述测试针靠近端部的侧壁与所述检测段相抵接。
26、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中每个检测片对应有两个测试针,且测试针靠近端部的侧壁与检测片上的弧形检测段相抵接,即测试针与检测片为弧面接触。采用这种四线测试的方式消除了本身的线阻和接触电阻,提升了测试精度和测试稳定性,减少了测试上误测的现象发生,使得测试的一次性通过率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扎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峰,钟仁运,陈龙,芦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杰鼎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