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106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5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前后两侧均为开口结构的防护外壳,防护外壳内设有可拆卸的自动切换装置本体,防护外壳内且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防尘板,防护外壳内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第二防尘板,防护外壳的内壁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用于定位自动切换装置本体位置的框形挡板,防护外壳的外侧且靠近前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提手。该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在移动该自动切换装置时,工作人员手持提手,防护外壳的前侧变为顶部,框形挡板对自动切换装置本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携带该自动切换装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具体为一种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1、2m线路是一种常见的通信线路,被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电视和其他多种领域。这种线路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特别是在关键应用中,如底层通信基础设施,需要保持信号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然而,所有线路都有可能产生故障,无论是由于设备故障,还是因为外部条件如极端天气或间接损害。因此,为了防止由于线路故障导致的信号中断,通常会设置主备线路方案。在主线路出现问题时,能够自动切换至备用线路,从而保证信号的连续性,这一过程被称为线路保护,为了实现2m线路保护需要用到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

2、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具有“有损”和“无损伤”两种切换模式,“有损”是指在主备传输路线切换的过程中,由于瞬间的中断,业务通信会有短暂的中断。“无损伤”是指这种设备能够在主备线路切换时,实现无缝切换,不会对业务通信造成影响。这种无损伤切换设备通常在电力、通信等关键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们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目前使用的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考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前后两侧均为开口结构的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内设有可拆卸的自动切换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内且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防尘板(5),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一防尘板(5)穿过的第一条形口(13),所述防护外壳(1)内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第二防尘板(6),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防尘板(6)穿过的第二条形口(14),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壁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用于定位自动切换装置本体(2)位置的框形挡板(12),所述防护外壳(1)的外侧且靠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包括前后两侧均为开口结构的防护外壳(1),所述防护外壳(1)内设有可拆卸的自动切换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内且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防尘板(5),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前侧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一防尘板(5)穿过的第一条形口(13),所述防护外壳(1)内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第二防尘板(6),所述防护外壳(1)的顶部且靠近后侧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防尘板(6)穿过的第二条形口(14),所述防护外壳(1)的内壁且靠近后侧的位置设有用于定位自动切换装置本体(2)位置的框形挡板(12),所述防护外壳(1)的外侧且靠近前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提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换装置本体(2)的外壁且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框形凹槽(20),两个所述框形凹槽(20)均套设有框形橡胶垫(3),所述框形橡胶垫(3)的外壁与防护外壳(1)的内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切换装置本体(2)的顶部设有两个内螺纹固定管(21),两个所述内螺纹固定管(21)均螺纹连接有螺栓(4),所述内螺纹固定管(21)的顶部与防护外壳(1)内壁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螺栓(4)的螺纹端从防护外壳(1)的顶部穿过且螺纹连接于内螺纹固定管(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2m有损、无损伤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内壁的左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镜如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兴创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