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74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和模具,包括以下步骤:S1、冲孔落料;S2、旋压;S3、螺孔中孔外圆加工;S4、热成形;S5、激光切割;S6、后处理,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上模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圈、上模卸料板、上模冷却板、翻边凹模和上模水冷系统,翻边凹模和上模圈的相对端设置有通道一,上模圈上设置有若干通道二,上模冷却板设置有传输液体的通道三,上模水冷系统用于向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传输液体,下模结构包括下模芯、下模固定板、下模板和下模水冷系统,下模水冷系统用于向凹槽传输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减短加工路线,减少设备模具投入,节约成本,有利于热成形处的温度控制,散热性能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制轮辐加工,特别是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和模具


技术介绍

1、商用车钢制轮辐为了实现轻量化,往往根据轮辐受力情况采用变截面的结构设计,其传统的工艺路线为落料-旋压-冲中孔螺孔-风孔成形-冲风孔-压毛刺-车中孔外圆-铰螺栓孔倒角。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采用热冲压成形技术可以进一步实现车轮的轻量化。由于轮辐为变截面结构,因此宜采用传统的工艺成形即预成形,加热成形的间接热成形的方法。但传统工艺加工过程较多,耗费的成本较高,并且采用传统的预成形模具,无法满足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冷却均匀性、淬透性、尺寸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和模具,具有可减短加工路线,减少设备模具投入,节约成本,有利于热成形处的温度以及尺寸控制,有冷却均匀、淬透性较好的效果。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s1、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结构还包括固定座(5)和上模垫板(3),固定座(5)和上模垫板(3)连接,上模板(1)和上模垫板(3)连接,固定座(5)和上模圈(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结构包括导柱(16)、压边圈(17)和定位套(19),上模板(1)上连接有若干导套(2),导柱(16)穿过导套(2),下模板(13)上连接有若干定位套(19),定位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结构还包括固定座(5)和上模垫板(3),固定座(5)和上模垫板(3)连接,上模板(1)和上模垫板(3)连接,固定座(5)和上模圈(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结构包括导柱(16)、压边圈(17)和定位套(19),上模板(1)上连接有若干导套(2),导柱(16)穿过导套(2),下模板(13)上连接有若干定位套(19),定位套(19)和导柱(16)连接,下模芯(11)上设置有压边圈(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通道一包括设置在上模圈(4)内部上下贯穿的若干通液用的通孔,上模圈(4)朝向固定座(5)一端设置有若干输送冷却液的沉孔,若干通孔通过若干沉孔连通,通道二为沉入翻边凹模(6)不贯穿的孔状,通道二连通若干相邻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成形轮辐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结构还包括下模镶块(12),下模镶块(12)位于相应凹槽内部,下模固定板(15)朝向下模芯(11)一端设置有若干腰形沉孔a和若干腰形沉孔b,相邻的凹槽通过若干腰形沉孔a和若干腰形沉孔b连通,下模固定板(15)上连接有若干下模镶块(12),下模镶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马鸣图路洪州郭爱民解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富仑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