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艳专利>正文

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6048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医用导管包括基材导管和负载于基材导管表面的抗感染层;其中,所述基材导管中含有0.001~0.1wt%的纳米氧化锌;所述抗感染层主要由NO供体和硅油组成。本申请将NO供体负载于医用导管的表层形成抗感染层,在接触血液过程中导管会持续释放NO进而起到抗凝、抗感染作用;同时本申请抗感染层中还设置有硅油组分,该硅油组分与含有0.001~0.1wt%纳米氧化锌的基材导管相互协同配合,不但提高了本申请医用导管与血液接触过程中NO的释放量,同时还实现了NO的长效稳定释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血液接触类医疗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救助了无数的患者,与之相关的临床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血液接触类医疗器械带来的临床问题主要包括凝血与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凝血和感染两种并发症是存在相互关系的,凝血的发生会促进感染的发生,反之亦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凝药和抗生素来应对这两种临床问题,然而,抗凝药的不当剂量使用容易诱发出血风险,抗生素则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并且对于器械相关的感染,尤其是生物膜的形成,传统的抗生素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2、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在与血液接触时具有很好的抗凝和抗感染作用的血液接触类的医用导管,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导管,该医用导管在与血液接触过程中能够长效、稳定的释放no,将其作为血液接触类医用导管具有很好的抗凝和抗感染作用。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基材导管和负载于基材导管表面的抗感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导管主要由聚氨酯或硅橡胶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40~5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O供体为S-亚硝基-N-乙酰青霉胺、S-亚硝基半胱氨酸、S-亚硝基谷胱甘肽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基材导管和负载于基材导管表面的抗感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导管主要由聚氨酯或硅橡胶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40~5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o供体为s-亚硝基-n-乙酰青霉胺、s-亚硝基半胱氨酸、s-亚硝基谷胱甘肽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导管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艳袁榕穗欧军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