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0479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及制备工艺,属于覆铜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树脂80~120份,4‑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30~45份,聚合物纳米微球22~40份,三维陶瓷网络填料15~30份,固化剂10~20份,溶剂50~100份。其中,所述改性树脂是采用柚皮素、对苯二甲酰氯、3‑((2‑羟基乙基)氨基)丙醇作为改性剂,对线型酚醛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混合树脂改性得到。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覆铜板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热分层时间T288、高铜箔剥离强度PS、低介电常数Dk和低介电损耗Df。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达到250℃以上,介质损耗可达到0.004以下,同时具有无卤阻燃特性,综合性能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通讯信号传输速度、降低信号传输损耗,保证5g通讯的速度与质量,应尽量降低应用于覆铜板中的层间介质材料的介电损耗(df),提高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同时为了提升环保效果,应满足无卤要求。

2、cn105415778b公开了一种无卤高频高速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粘合剂,玻璃纤维布和铜箔制备而成,玻璃化转变温度tg≥150℃、介电常数dk≦3.9,介质损耗df≦0.009。

3、可以看出,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无法达到250℃以上,介质损耗无法达到0.004以下。因此该树脂材料依旧难以同时兼顾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介电常数以及无卤等多个要求。

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及制备工艺。</p>

2、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树脂80~120份,4-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30~45份,聚合物纳米微球22~40份,三维陶瓷网络填料15~30份,固化剂10~20份,溶剂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18~22份2-亚甲基-4-苯基-1,3-二氧戊环与10~1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00~800r/min转速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改性树脂80~120份,4-氨基苯氧基邻苯二甲腈30~45份,聚合物纳米微球22~40份,三维陶瓷网络填料15~30份,固化剂10~20份,溶剂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18~22份2-亚甲基-4-苯基-1,3-二氧戊环与10~1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00~800r/min转速机械搅拌均匀,滴加含有质量分数5~7%的二乙烯基苯的苯乙烯10~14份,80~95℃下搅拌反应5~7h,低温干燥、制粒,即得纳米微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卤高tg低介电损耗覆铜板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陶瓷网络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3份al(no3)3·9h2o、4~5份na2co3·10h2o、10~11份莫来石粉和10~20份无水乙醇混合,再加入4~6份钛酸四丁酯,置于45~66℃下搅拌反应1~3h,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铺在无尘纸上,先烘干得到模板,再将模板置于500~700℃下煅烧,形成具有三维网络形态的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露李文才高成帅李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