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04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培育出成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的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先采用孵化后10~25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在室内培育池中根据当地养殖的盐度条件进行鱼苗淡化培育,待体长增至2.5~3.5cm时再移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体长增至7~10cm时即成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鱼苗的培育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苗的培育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尖吻鲈(LATES CALCERIFER)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海水鱼类,也是我国南方河口地区的重要养殖品种。通常养殖尖吻鲈所需鱼苗均是从东南亚一带进口的,但是购进的鱼苗在养殖时存在以下问题1、购进鱼苗体长一般为8~10cm,个体较大,难以运输,运输死亡率较高;2、大规格鱼苗经过长时间运输后抵抗力降低,直接影响成鱼养殖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3、大规格鱼苗的异地的适应性较差,也直接影响了生长速度和成活率;4、大规格鱼苗的成本较高,每尾约1.5~2.5元。因此现有的进口的尖吻鲈鱼苗成长速度慢、成活率低,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用该方法培育出的鱼苗成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孵化后的仔鱼在培育池中进行淡化培育A、所述培育池采用体积15~20m3室内水泥池,配设锅炉加温设备和气泵,池内水深为1.0~1.5m;B、所述仔鱼采用孵化后10~25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C、所述仔鱼入池后即开始投喂饵料,所述饵料以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所述无节幼体不够时可辅投冷冻的卤虫成体,投饵量按每10万尾仔鱼日需卤虫休眠卵230~260g计,分3~4次投喂;D、进行所述淡化培育期间须用所述气泵24小时给所述培育池中连续充气;E、用所述锅炉加热保持培育水温为18~30℃,经过11~21天的饲育后,所述仔鱼体长增至2.5~3.5cm,即完成所述淡化培育工作调节所述培育水盐度为10‰~15‰,在此盐度条件下暂养2~3天,暂养密度为6000~8000尾/m3;之后开始逐日降低所述培育水的盐度,每天在加淡水进行淡化的同时更换池水5~15%,在8~15天内将所述培育水的盐度调至1‰~3‰,再在此盐度下暂养1~3天;(2)再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放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A、准备所述培育池塘采用面积为10~15亩的池塘,清塘消毒后纳入1.5~2m深的水,配置网箱、增氧机,2~5天之后施用复合肥和光合细菌,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8kg/亩,所述光合细菌的施用量为2.5~5kg/亩,之后按此施用量每隔一天施用所述光合细菌一次;施肥5~10天后,水色渐浓,塘中便有相当数量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繁殖,即形成所述培育池塘;B、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移至所述培育池塘中的所述网箱中进行再培育第一阶段按2000尾/m3的培育密度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体长为2.5~3.5cm的鱼苗移至第一网箱中培育7~10天,至体长为5~6cm,此阶段不投饵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第二阶段过筛,将体长为5~6cm的鱼苗移至第二个网箱进行培育7~10天,体长增至7~10cm时即成,此阶段每天按鱼体重的30~50%的投喂量投放鱼饲料3~5次,所述鱼饲料采用小杂鱼的鱼糜或鱼块。所述仔鱼最好采用孵化后15~20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保持所述培育水温的最佳值为23~28℃,经过11~21天的饲育后,所述仔鱼体长即可增至2.5~3.5cm在水盐度为10‰~15‰的条件下暂养2~3天,之后每天加淡水进行淡化,同时更换池水8~12%,在8~12天内将水盐度调至1‰~3‰,再在此盐度下暂养1~3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先采用孵化后10~25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在室内培育池中根据当地养殖的盐度条件进行鱼苗淡化培育,待体长增至2.5~3.5cm时再移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体长增至7~10cm时即成可以成鱼养殖的鱼苗,不需要长时间的运输,养殖时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所以鱼苗成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由于不需进口,而且培育方法简单,所以鱼苗的成本低,可降低到0.3~0.5元/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孵化后的仔鱼在培育池中进行淡化培育A、所述培育池采用体积15m3室内水泥池,配设锅炉加温设备和气泵,池内水深为1.0m;B、所述仔鱼采用孵化后10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C、所述仔鱼入池后即开始投喂饵料,所述饵料以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所述无节幼体不够时可辅投冷冻的卤虫成体,投饵量按每10万尾仔鱼日需卤虫休眠卵230g计(卤虫孵化率为80%),分3次投喂;D、进行所述淡化培育期间须用气泵24小时给所述培育池中连续充气;E、由于培育时间通常在每年3~4月份,常处于春暖乍寒的时令,因此要注意加热保暖,用锅炉加热保持培育水温为18℃,并根据当地养殖的盐度条件对培育水进行淡化,经过11天的饲育后,所述仔鱼体长可增至2.5~3.5cm,即完成所述淡化培育工作调节培育水盐度为10‰,在此盐度条件下暂养2天,暂养密度为6000尾/m3,之后开始逐日降低培育水的盐度,每天在加淡水进行淡化的同时更换池水5%,在8天内将培育水盐度调至1‰,再在此盐度下暂养1天;(2)再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放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A、准备所述培育池塘采用面积为10亩的池塘,清塘消毒后纳入1.5m深的水,配置网箱、增氧机,2天之后施用复合肥和光合细菌,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亩,光合细菌的施用量为2.5/亩,之后按此施用量每隔一天施用所述光合细菌一次;施肥5天后,水色渐浓,塘中便有相当数量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繁殖,即形成所述培育池塘;B、将淡化培育好的鱼苗移至所述培育池塘中的所述网箱中进行再培育第一阶段按2000尾/m3的培育密度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体长为2.5~3.5cm的鱼苗移至第一网箱中培育7天,至体长为5~6cm,此阶段不投饵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第二阶段过筛,将体长为5~6cm的鱼苗移至第二个网箱进行培育7天,体长增至7~10cm时即成,此阶段的鱼苗要进行食物驯化,即将原来投食浮游动物的鱼苗改为摄食人工投的鱼糜或鱼块,每天按鱼体重的30%的投喂量投喂冰鲜小杂鱼的鱼糜3次。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孵化后的仔鱼在培育池中进行淡化培育A、所述培育池采用体积20m3室内水泥池,配设锅炉加温设备和气泵,池内水深为1.5m;B、所述仔鱼采用孵化后25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 C、所述仔鱼入池后即开始投喂饵料,所述饵料以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所述无节幼体不够时可辅投冷冻的卤虫成体,投饵量按每10万尾仔鱼日需卤虫休眠卵260g计,分4次投喂;D、进行所述淡化培育期间须用气泵24小时给所述培育池中连续充气;E、保持培育水温为30℃,经过21天的饲育后,所述仔鱼体长增至2.5~3.5cm,即完成所述淡化培育工作调节培育水盐度为15‰,在此盐度条件下暂养3天,暂养密度为8000尾/m3,之后开始逐日降低培育水的盐度,每天在加淡水进行淡化的同时更换池水15%,在8~15天内将培育水盐度调至3‰,再在此盐度下暂养3天;(2)再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放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A、准备所述培育池塘采用面积为15亩的池塘,清塘消毒后纳入2m深的水,配置网箱、增氧机,5天之后施用复合肥和光合细菌,复合肥的施用量为8kg/亩,光合细菌的施用量为5kg/亩,之后按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孵化后的仔鱼在培育池中进行淡化培育:A、所述培育池采用体积15~20m↑[3]室内水泥池,配设锅炉加温设备和气泵,池内水深为1.0~1.5m;B、所述仔 鱼采用孵化后10~25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C、所述仔鱼入池后即开始投喂饵料,所述饵料以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所述无节幼体不够时可辅投冷冻的卤虫成体,投饵量按每10万尾仔鱼日需卤虫休眠卵230~260g计,分3~ 4次投喂;D、进行所述淡化培育期间须用所述气泵24小时给所述培育池中连续充气;E、用所述锅炉加热保持培育水温为18~30℃,经过11~21天的饲育后,所述仔鱼体长增至2.5~3.5cm,即完成所述淡化培育工作:调节所述培育水 盐度为10‰~15‰,在此盐度条件下暂养2~3天,暂养密度为6000~8000尾/m↑[3];之后开始逐日降低所述培育水的盐度,每天在加淡水进行淡化的同时更换池水5~15%,在8~15天内将所述培育水的盐度调至1‰~3‰,再在此盐度下暂养1~3天;(2)再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放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A、准备所述培育池塘:采用面积为10~15亩的池塘,清塘消毒后纳入1.5~2m深的水,配置网箱、增氧机,2~5天之后施用复合肥和光合细菌,所述复合肥的施用量为3 ~8kg/亩,所述光合细菌的施用量为2.5~5kg/亩,之后按此施用量每隔一天施用所述光合细菌一次;施肥5~10天后,水色渐浓,塘中便有相当数量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繁殖,即形成所述培育池塘;B、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移至所述培 育池塘中的所述网箱中进行再培育:第一阶段:按2000尾/m↑[3]的培育密度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体长为2.5~3.5cm的鱼苗移至第一网箱中培育7~10天,至体长为5~6cm,此阶段不投饵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第二阶段:过筛, 将体长为5~6cm的鱼苗移至第二个网箱进行培育7~10天,体长增至7~10cm时即成,此阶段每天按鱼体重的30~50%的投喂量投放鱼饲料3~5次,所述鱼饲料采用小杂鱼的鱼糜或鱼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吻鲈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孵化后的仔鱼在培育池中进行淡化培育A、所述培育池采用体积15~20m3室内水泥池,配设锅炉加温设备和气泵,池内水深为1.0~1.5m;B、所述仔鱼采用孵化后10~25天、体长为0.5~1.0cm的仔鱼;C、所述仔鱼入池后即开始投喂饵料,所述饵料以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所述无节幼体不够时可辅投冷冻的卤虫成体,投饵量按每10万尾仔鱼日需卤虫休眠卵230~260g计,分3~4次投喂;D、进行所述淡化培育期间须用所述气泵24小时给所述培育池中连续充气;E、用所述锅炉加热保持培育水温为18~30℃,经过11~21天的饲育后,所述仔鱼体长增至2.5~3.5cm,即完成所述淡化培育工作调节所述培育水盐度为10‰~15‰,在此盐度条件下暂养2~3天,暂养密度为6000~8000尾/m3;之后开始逐日降低所述培育水的盐度,每天在加淡水进行淡化的同时更换池水5~15%,在8~15天内将所述培育水的盐度调至1‰~3‰,再在此盐度下暂养1~3天;(2)再将所述淡化培育好的鱼苗放至培育池塘进行食物驯化A、准备所述培育池塘采用面积为10~15亩的池塘,清塘消毒后纳入1.5~2m深的水,配置网箱、增氧机,2~5天之后施用复合肥和光合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耀荣陈郁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南桦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