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笔的。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屏类电子设备爆发式增长,为了使用方便,触控屏类电子设备通常配备有触控笔,以方便操作触控屏。
2、相关技术中,触控笔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压力的检测,例如,触控笔通过检测对屏幕的作用力,以判断是否在使用触控笔;又或者,在绘画过程中,触控笔通过检测对屏幕的作用力,从而控制笔迹的粗细程度。
3、其中,触控笔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变形框架与应变片,应变片贴附于可变形框架的采集位置,如此设置,触控笔的笔头在受到压力时,笔头会对可变形框架施加作用力,以使可变形框架发生形变,应变片产生相应的应变。应变片将应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获得笔头当前的压力值。
4、然而,应变片在产生应变时,通常需要产生正应变与负应变,从而导致可变形框架需要较复杂的结构,例如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进而导致触控笔的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控笔,能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段贴合设置于所述感应支架、所述笔架与所述主板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支架为U形的片状体结构,所述感应支架包括第一悬臂、所述形变梁以及第二悬臂,其中,所述形变梁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笔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形变梁的后端相连接,并与所述笔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形变梁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主轴组件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悬臂相抵持,其中,所述应变段贴合设置于所述形变梁,所述静态段贴合设置于所述笔架或所述主板。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段贴合设置于所述感应支架、所述笔架与所述主板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支架为u形的片状体结构,所述感应支架包括第一悬臂、所述形变梁以及第二悬臂,其中,所述形变梁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笔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形变梁的后端相连接,并与所述笔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形变梁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主轴组件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悬臂相抵持,其中,所述应变段贴合设置于所述形变梁,所述静态段贴合设置于所述笔架或所述主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架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位于所述感应支架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安装凸台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静态段贴合设置于所述安装凸台的安装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支架为片状体结构,所述感应支架包括第一悬臂、形变梁、第二悬臂与静态梁,其中,所述形变梁与所述静态梁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笔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形变梁的后端以及所述静态梁的前端相连接,并与所述笔架相连接,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形变梁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主轴组件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悬臂相抵持,其中,所述应变段贴合设置于所述形变梁,所述静态段贴合设置于所述静态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包括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与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所述形变梁与所述静态梁的同一侧,并分别与所述形变梁和所述静态梁相连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远离所述形变梁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片远离所述静态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形成形变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支架还包括第三悬臂,所述第三悬臂与所述静态梁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三悬臂之间形成固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电阻为长方形的片状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