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瘤体旋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990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瘤体旋切装置,包括手柄、延长管和旋切机构,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推动开关,所述推动开关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延长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可滑动的位于所述外管内;所述旋切机构包括旋转轴和旋切刀片,其中,所述内管与所述推动开关驱动连接,所述推动开关可操作的沿所述延长管的轴向方向滑动,并能够驱动所述旋切刀片伸出于所述外管的外部,以及能够驱动所述旋切刀片从所述外管外部收回至所述外管内部,该瘤体旋切装置可适用于绝大多数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微创瘤体切除和组织病理活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瘤体旋切装置


技术介绍

1、脊柱转移瘤是脊柱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有近7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脊柱转移,可导致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神经受压从而导致患者四肢运动、感觉功能减退,甚至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目前,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放化疗以及外科治疗。其中外科治疗可以缓解局部疼痛、重建脊柱稳定、改善神经功能、控制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由于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期一般为6-16个月。临床治疗的重点与目的多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身体疼痛感。而目前开放手术的术式主要为全脊椎切除术和转移瘤分离术,具有创伤较大,出血多,适应症窄和复发率高等弊端;临床上近些年应用逐渐减少。

3、近年,微创技术的发展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穿刺通道将病椎进行骨水泥填充,可增加脊柱稳定性,缓解局部疼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射频消融术是将消融电极置入肿瘤体内,通过电极周围组织的离子震荡,相互摩擦产生热量,杀灭肿瘤;近期有临床医生将两种微创技术联合来治疗脊柱转移瘤,取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轴驱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还包括有第一蛇骨管,所述第一蛇骨管的一端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还包括有第二蛇骨管,所述第二蛇骨管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刀片与所述第二蛇骨管的另一对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瘤体旋切装置还包括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盘和牵引绳,所述转动盘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转动杆与转动盘驱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轴驱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还包括有第一蛇骨管,所述第一蛇骨管的一端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还包括有第二蛇骨管,所述第二蛇骨管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刀片与所述第二蛇骨管的另一对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瘤体旋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瘤体旋切装置还包括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盘和牵引绳,所述转动盘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转动杆与转动盘驱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周向设置有沟槽;所述牵引绳的两端都连接于所述第一蛇骨管,且所述牵引绳的中部缠绕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