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桁架领域,具体为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中,常常需要搬运建筑材料、设备或构件,吊装桁架的引入,使得这些重型物品可以通过机械吊装轻松地被运送到指定位置,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安全性。
2、但是,现有的吊装桁架在搬运建筑材料、设备或构件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横向荷载,进而可能导致吊装桁架发生变形,降低吊装桁架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吊装桁架的吊梁大多采用钢索和滑轮的方式移动,这种方式的响应效率较低,且钢索在传动过程中需要反复承受弯曲和拉直的作用,这会导致钢索在滑轮部位容易发生断丝,进而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检查和更换,从而增加了整体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吊装桁架抵抗横向荷载和抵抗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吊装桁架的吊梁移动方式响应效率低,且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检查和更换钢索与滑轮,从而增加了吊装桁架整体维护成本的问题。
>3、(二)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包括四个承重立柱(1)、两个横梁(7)和吊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立柱(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安装顶板(3),两侧所述承重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机构(4),所述加强机构(4)包括加强立柱(401),所述加强立柱(40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安装底板(402),所述二号安装底板(402)与加强立柱(4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肋板,所述加强立柱(4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403),两侧所述承重立柱(1)相邻一侧外壁的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铰接座(410),所述二号铰接座(410)均分别铰接连接有受力杆(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包括四个承重立柱(1)、两个横梁(7)和吊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立柱(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安装顶板(3),两侧所述承重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机构(4),所述加强机构(4)包括加强立柱(401),所述加强立柱(40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安装底板(402),所述二号安装底板(402)与加强立柱(4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肋板,所述加强立柱(4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403),两侧所述承重立柱(1)相邻一侧外壁的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铰接座(410),所述二号铰接座(410)均分别铰接连接有受力杆(409),所述连接框(403)内壁的前端与后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板(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立柱(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安装底板(2),所述一号安装底板(2)与承重立柱(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肋板,所述安装顶板(3)与承重立柱(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承重立柱(1)前端外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框(5),所述承载框(5)的内部卡接连接有控制面板(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8)与横梁(7)前端与后端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肋板,所述连接座(8)与安装顶板(3)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安装腔(11)两侧内壁的前端与后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一号从动滑轮(12),所述一号从动滑轮(12)均分别在对应一侧的滑槽(9)内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施工抗变形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安装腔(13)前端的外壁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有一号密封板(14),所述二号安装腔(13)内部底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号伺服电机(15),所述二号安装腔(13)内部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相邻一侧外壁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玲,岳沐慈,曹伟杰,许海岩,喻亮,王玉璋,王俊峰,王晓磊,赵斌,王彬彬,宁德,杨传斌,翟志强,安格洛夫,倪库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