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958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涉及高压减振软管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工装底座,所述工装底座的上方垂直焊接有两立板,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座;所述工装底座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推液压缸,所述顶推液压缸的推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使用锥形轴内孔尺寸递减的三件不同分离式锥形轴对套管先后进行挤压,使套管逐渐挤压并收缩,逐渐加强对外螺纹芯管和橡胶软管的扣压紧密度,降低高压减震软管扣压难度和扣压强度,提高管体的密封性能,解决了外螺纹芯管、套管、橡胶软管进行实际扣压装配工作时,由于压紧工艺较难控制,橡胶软管贴合程度不一致可能导致产品在试验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鼓包、泄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减振软管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


技术介绍

1、高压减振软管主要用于液压及空气系统,其组成为外螺纹芯管、套管、橡胶软管,制作时,首先将橡胶软管端头的表层橡胶剥去一层后装入套管(此时套管外圆为波纹面,内孔为圆柱面),然后安装外螺纹芯管,再使用油压机压紧套管外圆,直至套管外圆变成光滑的圆柱面,保证橡胶软管紧密贴合在外螺纹芯管和套管之间,现有高压减振软管装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外螺纹芯管、套管、橡胶软管的扣压装配,还存在以下弊端;

2、外螺纹芯管、套管、橡胶软管进行实际扣压装配工作时,由于压紧工艺较难控制,橡胶软管贴合程度不一致可能导致产品在试验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鼓包、泄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解决了外螺纹芯管、套管、橡胶软管进行实际扣压装配工作时,由于压紧工艺较难控制,橡胶软管贴合程度不一致可能导致产品在试验或使用过程中出现鼓包、泄漏等问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所述工装底座(1)的上方垂直焊接有两立板(101),立板(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座(102);所述工装底座(1)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推液压缸(2),所述顶推液压缸(2)的推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02)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形结构的装配槽(103),上支座(102)的中心贯穿开设有支座穿口(104),支座穿口(104)、装配槽(103)与上支座(102)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减振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所述工装底座(1)的上方垂直焊接有两立板(101),立板(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座(102);所述工装底座(1)上表面左端和右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推液压缸(2),所述顶推液压缸(2)的推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02)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形结构的装配槽(103),上支座(102)的中心贯穿开设有支座穿口(104),支座穿口(104)、装配槽(103)与上支座(102)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轴固定套(4)位于装配槽(103)内部,锥形轴固定套(4)的底面与装配槽(103)底面贴合,锥形轴固定套(4)外壁与装配槽(103)内壁贴合,锥形轴固定套(4)外表面下边缘通过环焊固定连接装配槽(103)的外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减振软管扣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瓦(501)的前表面开设有两处对接螺孔(505),两处对接螺孔(505)分别位于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凡黄欢欢付甜甜陶兴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