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AIE性质和可逆机械致变色性质的多功能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950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AIE性质和可逆机械致变色性质的多功能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属于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tBu‑TPA与萘的二溴代物混合,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1;将所述中间体1与联硼酸频那醇酯混合,硼化反应,得到中间体2;将所述中间体2和1‑溴异喹啉混合,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所述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物不仅表现出优异的AIE特性,而且还表现出可逆的、可加工的和高对比度的机械变色性。基于多环转子的扭曲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致发光材料显示出明显的荧光颜色,在机械研磨时会发生显著变化,并且机械变色的过程是可逆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aie性质和可逆机械致变色性质的多功能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电致发光材料根据材料组成进行区分,可以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无机发光材料包括稀土金属配合物材料和碱土金属材料,而有机发光材料包括小分子、过渡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等。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可重复性和易于纯化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某些功能性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表现出显色性和刺激响应性,能够在暴露于外部刺激时调节其化学或物理性质。智能荧光材料在受到外部刺激(如热、压力、光、溶剂蒸汽和ph值等)时,表现出可逆的荧光变化。其中,机械变色荧光材料因其在不同的机械作用下可逆地改变其表观颜色、发射波长或强度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这些材料在机械传感、安全油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发光材料的平面结构容易发生聚集引起的猝灭(acq)效应,导致聚集态时机械发光微弱且对比度低,严重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这种效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分子的π-π堆积和激基缔合物的形成而引起的,导致激发态能量的非辐射失活。

2、最近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Bu-TPA和萘的二溴代物的摩尔比为1.9-2:3.9-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80℃,时间为6h,气氛为无氧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1和联硼酸频那醇酯的摩尔比为2:3。</p>

6.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d-π-a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bu-tpa和萘的二溴代物的摩尔比为1.9-2:3.9-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80℃,时间为6h,气氛为无氧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1和联硼酸频那醇酯的摩尔比为2:3。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雯婧方媛媛张程彭明生许可月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