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934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雨告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从预报数据源获取预报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融合预报数据;获取区域站点实况降雨数据,确定目标告警站点;获取目标告警站点的第一经纬度信息和临域经纬度信息,确定未来3h降雨预报数据;将未来3h降雨预报数据和区域站点实况降雨数据进行叠加,得到降雨数据叠加系数;根据第一经纬度信息和地理信息数据确定区域短临强降雨告警站点所在乡镇,根据乡镇对应的最大短临强降雨数据生成逐分级短临强降雨告警提示,可以实现短临强降雨的智能化监测告警,保证短临强降雨告警的精准性和实时性,进一步实现乡镇逐分级降雨滚动告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雨告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短时强降水是指1小时内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毫米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属于强对流天气的一部分,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降水时间集中和局地性强的特点。短时强降水的形成通常与大气不稳定状态有关,当暖湿空气迅速上升并冷却时,会形成强烈的对流,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总的来说,短时强降水是一种具有强烈破坏力的天气现象,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短时强降水的认识和防范,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主要依赖于值班人员,通过值班人员看天气图或实况雷达图及其他软件,当发现某地出现突发天气情况,通过信息发送渠道将当前天气情况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这种告警方法存在一定的监测盲区,当夜间或值班人员易疲劳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监测到短临强降雨天气,无法第一时间把天气信息传播出去,且基于人工告警的方法,无法实现分钟级滚动更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预报数据源获取预报数据,并将所述预报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融合预报数据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区域短临强降雨告警站点的区域站点实况降雨数据,根据所述实况降雨数据确定目标告警站点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临域经纬度信息和所述融合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告警站点的未来3h降雨预报数据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预报数据源获取预报数据,并将所述预报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融合预报数据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区域短临强降雨告警站点的区域站点实况降雨数据,根据所述实况降雨数据确定目标告警站点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临域经纬度信息和所述融合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告警站点的未来3h降雨预报数据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多源数据的短临强降雨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区分数列、所述第二区分数列和所述第三区分数列计算所述格点融合预报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唐远志李彦霖苏静文朱文达李智玉魏涛古田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气象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