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5906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1)将多孔载体材料浸泡在混合盐溶液中并于惰性气氛下进行加热处理,降温后过滤,得到粗产物,其中混合盐包括镁盐和铝盐;(2)将粗产物加入到氨水溶液中反应,过滤后烘干,得到催化剂;(3)将二磺酸类化合物及经除水处理后的烷基二硅氧烷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式1所示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R<subgt;1</subgt;~R<subgt;3</subgt;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氰基取代的C1~C5的烷基或C2~C4烯基取代的C1~C5烷基,R<subgt;4</subgt;选自C1~C4的烷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非常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合成,尤其涉及一种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因其有用量少功效大等特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用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是目前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专利文cn116438676 a公开了采用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添加剂。

2、而对于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目前主流采用的方法是用二磺酸钠、二磺酸银和二磺酸钡等金属盐与三烷基氯硅烷反应制备,然而金属盐的成本相对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若是将金属盐直接替换为二磺酸类化合物,又会释放出盐酸(hcl),这是一种强腐蚀性的气体,不仅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害,还会增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控制难度和安全隐患,从而也限制其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3、因此,亟需一种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材料包括4A分子筛、火山岩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盐的离子浓度为0.5~1.3mol/L,所述镁盐和所述铝盐的摩尔比为1:0.8~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磺酸类化合物与所述烷基二硅氧烷的质量之比为0.75~1.1:1,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烷基二硅氧烷的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材料包括4a分子筛、火山岩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盐的离子浓度为0.5~1.3mol/l,所述镁盐和所述铝盐的摩尔比为1:0.8~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磺酸类化合物与所述烷基二硅氧烷的质量之比为0.75~1.1:1,所述催化剂与所述烷基二硅氧烷的质量之比为0.029~0.1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处理包括:于70~85℃下保温0.5~3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磺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润栋莫德欢毛冲王霹霹戴晓兵冯攀韩晖吕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