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1、最近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放射治疗(rt)可以产生癌症原位疫(iscv),能够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治疗,有效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其过程伴随着肿瘤相关抗原(taas)和免疫佐剂的释放,从而启动全身性抗肿瘤免疫。然而,rt常因肿瘤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和谷胱甘肽(gsh)的过度表达而加重内源性乏氧,导致taas释放明显减少,从而阻碍全身性抗肿瘤免疫。此外,肿瘤细胞在rt过程中倾向于上调乏氧诱导因子(hif-1α),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靶向抑制hif-1α/vegf可缓解肿瘤乏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taas的释放,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其易于被免疫系统攻击。然而,该策略不能有效诱导关键免疫佐剂i型干扰素(ifn)的分泌,而ifn参与icd,并且是taas交叉呈递激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修饰的cd11b+常规树突状细胞(dcs)以促进保护性抗肿瘤cd8+t细胞免疫的必要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其特征在于,由利塞膦酸钠和二价锰离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塞膦酸钠水溶液中加入二氯化锰水溶液的pH值均为7~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离心分离的转速为8000rp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其特征在于,由利塞膦酸钠和二价锰离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而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塞膦酸钠水溶液中加入二氯化锰水溶液的ph值均为7~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离心分离的转速为8000rp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维利塞膦酸锰纳米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敏,黄竹胜,汪联辉,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