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锚塞体模型试验,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锚张拉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式锚碇(简称隧道锚)用于锚固悬索桥钢缆,是悬索桥锚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锚固形式,尤其适用于我国西南山区高陡的岩质边坡。隧道开挖对隧道锚碇岩体强度及隧道锚可靠性影响极大,但由于隧道式锚碇体量巨大,通常只能采用缩尺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室内缩尺模型试验是研究隧道式锚碇的重要手段之一。
2、在实际工程中,有时会遇到隧道式锚碇与隧道空间交互的情况,若采用传统的试验方式,则不能准确的监测隧道开挖对锚塞体的影响。故需深入探究隧道修建过程中对近接锚碇的影响以及工程运营后由于锚碇张拉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对已建成隧道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锚张拉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较大拉力,实现逐级对锚碇进行加载试验,且荷载施加后保持恒定,直到加载试验完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锚张拉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模型(10)、钢绞线(20)、拉力监测器件(30)、加载架(40)、张拉机构(50)、应变监测器件(60)、应力监测器件(70)和数据分析系统(80),所述围护模型(10)内填充有围岩材料形成的岩土体(11),在所述岩土体(11)中预埋有隧道模型(12)和锚碇模型(17),所述锚碇模型(17)的一端位于隧道模型(12)的上方且另一端位于隧道模型(12)的下方,所述张拉机构(50)固定在反力架上,所述钢绞线(20)的两端分别和锚碇模型(17)与张拉机构(50)连接,在钢绞线(20)上设置所述拉力监测器件(30);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锚张拉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模型(10)、钢绞线(20)、拉力监测器件(30)、加载架(40)、张拉机构(50)、应变监测器件(60)、应力监测器件(70)和数据分析系统(80),所述围护模型(10)内填充有围岩材料形成的岩土体(11),在所述岩土体(11)中预埋有隧道模型(12)和锚碇模型(17),所述锚碇模型(17)的一端位于隧道模型(12)的上方且另一端位于隧道模型(12)的下方,所述张拉机构(50)固定在反力架上,所述钢绞线(20)的两端分别和锚碇模型(17)与张拉机构(50)连接,在钢绞线(20)上设置所述拉力监测器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张拉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架(40)包括底部纵梁(41)、立柱(42)和顶部横梁(43),两根平衡设置的底部纵梁(41)上分别固定有一根立柱(42),所述顶部横梁(43)跨接在两根立柱(42)的顶部之间,在顶部横梁(43)的上固定有定滑轮组件(44),在两根底部纵梁(41)和两根立柱(42)之间连接有安装支架,在安装支架上固定安装所述张拉机构(50),所述钢绞线(20)通过定滑轮组件(44)的绕折后和张拉机构(5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锚张拉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根第一安装横梁(45)、两根安装柱(47)和一根第二安装横梁(46),所述第一安装横梁(45)连接在两根底部纵梁(41)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横梁(46)连接在两根立柱(42)之间,所述安装柱(47)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第一安装横梁(45)、第二安装横梁(46)固定连接,所述张拉机构(50)固定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陈奉民,陈扬勇,李星余,靳晓光,王江华,张孝伟,徐剑,熊雅,黄果,将荣衡,余晓金,赵寒冰,孙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