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皮肤创面愈合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生物学现象,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是导致创面不成功愈合的重要原因。细菌入侵感染的皮肤伤口会破坏内部微环境并引发炎症,从而阻碍愈合过程。
2、目前,皮肤伤口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1)药物治疗,其为常见的治疗皮肤伤口愈合的方法,使用外用药物或抗生素,然而,药物治疗存在药物利用率低、细菌耐药性增加、稳定性差、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效果降低等问题;(2)负压伤口疗法(npwt),其通过有规律间歇性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能够快速增加创面的血流,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实现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轻感染以及抑制细菌生长等效果,但创面的机械性压力调节和感染控制不佳会给患者造成不适;(3)伤口敷料,其通常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能够模拟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将伤口与外源性病原体隔离开来,防止水分流失,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理想的微环境,是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标准伤口治疗方法,但愈合效果不佳,感染风险高、抗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包括多条非随机排布的纺丝纳米纤维,所述纺丝纳米纤维由包括左旋聚乳酸的材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进一步包括无机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无机纳米颗粒选自钛酸钡、钛酸锶钡、钛酸锶、铌酸锂和铌酸钾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的接收端为滚筒,且通过控制接收滚筒的转速实现所述非随机排布,所述转速为2000-5000rpm。
4.一种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的制备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包括多条非随机排布的纺丝纳米纤维,所述纺丝纳米纤维由包括左旋聚乳酸的材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进一步包括无机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无机纳米颗粒选自钛酸钡、钛酸锶钡、钛酸锶、铌酸锂和铌酸钾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的接收端为滚筒,且通过控制接收滚筒的转速实现所述非随机排布,所述转速为2000-5000rpm。
4.一种促进感染伤口愈合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前,进一步包括将无机纳米颗粒分散于所述左旋聚乳酸溶液的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慧,邓旭亮,刘洋,吴丽萍,白云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