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879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智能巡检装置以及碰撞防护装置,碰撞防护装置包括碰撞吸能单元和缓冲吸能单元;缓冲吸能单元包括受力传递杆、缓冲吸能结构和安装基座,缓冲吸能结构为剪叉式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受力传递杆为数根,各受力传递杆的第一端均与碰撞吸能单元的内侧固接,各受力传递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滑座的侧壁连接,第一导杆的中段套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导杆的中段套设有第三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智能巡检装置碰撞成本高和碰撞保护结构更换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巡检机器应运而生,智能巡检机器融合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成果,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灵活移动,实时处理和分析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程序和算法自主决策,规划最佳巡检路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然而,现有的智能巡检机器仍存在一些缺陷,其自主避障系统虽已配备,但面对快速而来的撞击物,难以做到精准被动避让。再者,由于智能巡检机器集成了多项尖端技术,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致使其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现有技术通常在机器外壳内设置了多项碰撞保护结构,然而一旦发生碰撞,更换这些结构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以解决现有智能巡检装置碰撞成本高和碰撞保护结构更换难度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包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00)以及装配在移动车体(100)上智能巡检装置(200),所述智能巡检装置(200)包括外壳(2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302)的两端段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309),两第二弹性件(309)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滑座(304)连接,两第二弹性件(309)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基座(313)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杆(303)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座(305)的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00)以及装配在移动车体(100)上智能巡检装置(200),所述智能巡检装置(200)包括外壳(2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302)的两端段分别套设有第二弹性件(309),两第二弹性件(309)的第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滑座(304)连接,两第二弹性件(309)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基座(313)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杆(303)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座(305)的防脱端帽(3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306)与第二铰接杆(307)铰接点的两侧平行设有弹性伸缩杆(311),两弹性伸缩杆(311)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铰接杆(306)或第二铰接杆(307)上,两弹性伸缩杆(311)的第二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铰接杆(306)或第二铰接杆(3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杆(306)与第二铰接杆(307)分别开设有用于两弹性伸缩杆(311)第二端滑动的滑槽(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滑座(305)分别连接有多个受力传递杆(301),多个受力传递杆(301)呈辐射状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防撞结构的智能巡检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怀勇马琴
申请(专利权)人:洋征生欣云重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