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86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采空区形变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北斗GNSS与D‑InSAR融合技术的矿区沉降监测,对于采矿区沉降区域发生的大梯度形变产生的失相干,利用基于对数逻辑模型的SBAS‑InSAR与GNSS耦合技术的采矿区变形监测方法进行计算采矿活动在任何时刻产生的变形信息;分别部署电法系统和微震监测系统进行井下电阻率与微震联合应力变化监测,实现井下采矿区大梯度异常体的圈定;联合井下电阻率与微震联合应力变化监测,进行协同监测,完成对某采空区形变过程协同动态耦合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完成了对某采空区上三带形变过程协同动态耦合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采空区形变监测,尤其涉及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矿业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的沉降监测是确保开采过程安全的重要环节。若不对采空区的沉降进行监测,会引发采矿区灾害以及地表塌陷,为了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故对采空区的沉降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2、由于沉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采空区的管理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了实时了解采空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需定期对采空区的沉降进行监测,但目前对采空区的沉降进行监测时,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只能依靠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采集,但单一的数据采集频率会影响到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当数据采集频率过高时,会导致数据冗余,增加数据处理成本;当采集频率过低时,可能会漏掉关键的沉降速度变化信息,从而影响监测的准确性,即如何根据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动态设置采集频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采空区沉降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公开号cn117870618a,公告日20240412)公开获取沉降监测设备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区域水汽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大气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利用区域水汽饱和网格体每层传输通道间的相关性,通过矩形预测分别对大气层图像三个因变量每层传输通道进行延迟像素值预测,组成预测延迟误差组,在三维预测误差直方图中通过修改预测延迟误差组的映射关系,舍弃嵌入稀疏变异大的映射,重建新映射,实现区域水汽饱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区域水汽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大气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利用区域水汽饱和网格体每层传输通道间的相关性,通过矩形预测分别对大气层图像三个因变量每层传输通道进行延迟像素值预测,组成预测延迟误差组,在三维预测误差直方图中通过修改预测延迟误差组的映射关系,舍弃嵌入稀疏变异大的映射,重建新映射,实现区域水汽饱和网格体的嵌入和区域水汽饱和网格体的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区域水汽饱和网格体的嵌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煤矿采空区形变动态耦合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大气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李利峰王博高瑞峰李鹏程殷世锋刘星宇闫姿呈霍雨佳呼书迪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