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钓鱼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根插入地面固定的支架、一根托载钓鱼杆的施力臂、一根连接支架与施力臂的拉杆和一根拉动施力臂让钓鱼杆迅速弹起的弹簧,其中:施力臂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且施力臂与支架为活动连接。拉杆一端与支杆一侧设置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施力臂上设置的滑板相连,且拉杆可在滑板的滑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滑板焊接在施力臂上,滑板中部开有一长条形滑轨槽,滑轨槽上部开有一穿钓鱼线的孔,滑板后部一侧还活动连接有一用来牵引钓鱼线的扳机。所述的弹簧一头勾在挡板上,另一头勾在施力臂上的调节孔内,且弹簧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架与施力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灵敏、安全、省力,且构造简单、美观、轻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钓鱼器具,特别指一种在无人控制的状态下鱼咬钩后可以控制钓杆自动拉起 鱼线的自动钓鱼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自动钓鱼器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不灵敏,抛不远,只能用短钓杆,自动 钓杆、自动钓鱼支架、自动钓鱼器等都没有力学省力设计,钓杆抬不起来或线拉不动,就加 大弹簧的强力,使得板机承受很大的压力,只有大鱼或大的鱼讯才能拉动板机,鱼能拉动不 灵敏的板机表示吃饵很深,那不用自动钓鱼也能钓上,自动钓鱼的功用大打折扣。2、钓杆 的长度受限制,自动钓鱼都没有力学省力设计,造成使用超过2米的钓杆就很难抬起来,线 拉不动的情况。3、原有钓杆不能使用。4、灵敏度不能调整,大小鱼都是同一个灵敏度,造 成过与不及的情形。5、弹力不可调整,大小鱼都是同一个弹力,造成过与不及。6、费力, 没有力学省力设计,钓杆抬不起或线拉不动就加大弹簧的强度,造成使用费力。7、不安全 ,弹簧太强不小心打到会受伤。8、使用寿命短,弹簧太强整个机件都超负载,很容易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提供一种超灵敏、安全、 结构简单的自动钓鱼支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以下结构的钓鱼支架一根插入地面固定的支架、 一根托载钓鱼杆的施力臂、 一根连接支架与施力臂的拉杆和 一根拉动施力臂让钓鱼杆迅速弹起的弹簧,其中施力臂设置在支架的顶部,且施力臂与支架为活动连接。拉杆一端与支杆一侧设置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施力臂上设置的滑板相连,且拉杆可在 滑板的滑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滑板焊接在施力臂上,滑板中部开有一长条形滑轨槽,滑轨槽上部开有一穿钓鱼 线的孔,滑板后部一侧还活动连接有一用来牵引钓鱼线的板机。所述的弹簧一头勾在档板上,另一头勾在施力臂上的调节孔内,且弹簧可拆卸的设置在 支架与施力臂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 灵敏,利用天平的原理,借力使力加上每个机件都加长到极限并设置在最省力的位 置,充分发挥力学省力的设计,使鱼吃饵只要轻微的力量就能拉动板机达到灵敏的效果,不 用浪费时间等待大的鱼讯,在最短的时间钓到最多的鱼。2、 钓杆的长度不受限制,将钓杆分成二段,当巻线器与握柄段的重量大于杆身的重量 ,钓杆摆在支架上不用弹簧,钓杆自然往上抬,长度就不受限制。3、 原有的钓杆都能使用,任何海杆摆在自动钓鱼支架上即可自动钓鱼。4、 可当支架使用。5、 灵敏度可调整,针对大小鱼类可灵活调整灵敏度。6、 弹力可调整,可调整弹力,应付各种大小鱼的拉力。7、 省力,充分发挥省力设计,弹力不需很强所以省力。8、 安全,不需很强的弹力,而且往下弹50度,不会打到受伤。9、 使用简单,将支架的施力臂往上抬即自动卡入轨道,再将线放在板机,二个动作即 完成。10、 携带方便,长40公分左右,宽6公分左右。11、 构造简单、美观、轻便。12、 使用寿命长,弹簧弹力不须很强就能达到效果,整个机件承受压力很小,延长了使 用寿命。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拉线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l、 2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一根插入地面固定的支架l、 一根托载钓鱼杆的施力臂2、 一根连接支架1与施力臂2的拉 杆3和一根拉动施力臂2让钓鱼杆迅速弹起的弹簧14,其中施力臂2设置在支架1的顶部,且施力臂2与支架1为活动连接。拉杆3—端与支杆1一侧设置的挡板4相连,另一端与施力臂2上设置的滑板5相连,且拉 杆3可在滑板5的滑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滑板5焊接在施力臂2上,滑板5中部开有一长条形滑轨槽,滑轨槽上部开有一穿 钓鱼线的孔,滑板5后部一侧还活动连接有一用来牵引钓鱼线的板机l3。所述的弹簧14一头勾在档板4上,另一头勾在施力臂2上的调节孔内,且弹簧14可拆卸的 设置在支架1与施力臂2之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架1包括支架座6和支杆7,其中支架座6上设置有副支架8和调节钮9,支 杆7插入支架座6由调节钮9固定高度;支杆7由至少两根用螺纹连接而成,且与施力臂2相连 的支杆7顶部设置有一保护钓杆的橡胶垫10。所述的支杆7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固定钓杆的活动 架ll,且活动架ll可依钓杆粗细縮放。所述的挡板4焊接在支杆7—侧靠近施力臂2处,且挡 板4顶部设置为倾斜面,使施力臂2向下固定在一个角度。所述的施力臂2的后端设置有防止 钓杆滑落的固定钩12,且固定钩12可以拆卸。所述的板机13与滑板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挂 勾,另一端开有勾线的勾槽,其中挂勾得力推动拉杆3向滑轨槽另一端滑去。所述的拉杆3上 设置有一小弹簧15,小弹簧15—头连接在拉杆3上,另一端可调节的连接在施力臂2上开的调 节孔内。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本专利技术利用天平的原理,类似建筑高楼用的塔吊,将钓杆分成A段即巻线器和握柄段与B 段即杆身,当A段的重量大于B段的重量,钓杆摆在支架上不用弹簧钓杆自然就会抬起来,借 力使用,钓杆的长度就不会限制。加上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超长的施力臂、超长的拉杆、超长的板 机,每个机件都设计在最省力的位置,充分发挥力学省力的原理,加上弹簧,不需太强的弹 力就可轻易将如5米4的钓杆瞬间抬起,弹力不强,板机承受的压力就很小,鱼自然就可轻易 拉动板机达到灵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使用时将支架1与支杆7锁上插入支架座6,将支架座6及副支架8插入地面并固定调节好 支架1的高度,把施力臂2朝向垂钓者方向,用力拉开支架1与施力臂2,使拉杆3连接滑板5的 一端位于滑轨槽最靠近板机13处。将鱼饵上好后抛入水中,将钓杆摆放至施力臂2上,并调 整好施力臂2前端的活动架11,用施力臂2后端的固定钩12勾住钓鱼杆进一步固定钓鱼杆,将 抛出的鱼线一段卡在板机13上端的挂勾及下端的勾槽,当鱼咬钩时,鱼线拉动板机13,板机 13上端的挂勾推动拉杆3迅速向滑轨槽另一端滑去,同时施力臂2向下倾斜带动钓鱼杆向上抬 起,这样就可将咬钩的鱼钓起。如果需要加大钓鱼杆弹起的力度,就可将弹簧14一头勾住档 板4,另一头勾住施力臂2上的任意调节孔,调节强度大小,如果需要调节灵敏度,可将拉杆 3的小弹簧15任意勾在施力臂2上的调节孔内,调节灵敏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 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 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钓鱼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插入地面固定的支架(1)、一根托载钓鱼杆的施力臂(2)、一根连接支架(1)与施力臂(2)的拉杆(3)和一根拉动施力臂(2)让钓鱼杆迅速弹起的弹簧(14),其中施力臂(2)设置在支架(1)的顶部,且施力臂(2)与支架(1)为活动连接;拉杆(3)一端与支杆(1)一侧设置的挡板(4)相连,另一端与施力臂(2)上设置的滑板(5)相连,且拉杆(3)可在滑板(5)的滑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滑板(5)焊接在施力臂(2)上,滑板(5)中部开有一长条形滑轨槽,滑轨槽上部开有一穿钓鱼线的孔,滑板(5)后部一侧还活动连接有一用来牵引钓鱼线的板机(13);所述的弹簧(14)一头勾在档板(4)上,另一头勾在施力臂(2)上的调节孔内,且弹簧(14)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架(1)与施力臂(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钓鱼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根插入地面固定的支架(1)、一根托载钓鱼杆的施力臂(2)、一根连接支架(1)与施力臂(2)的拉杆(3)和一根拉动施力臂(2)让钓鱼杆迅速弹起的弹簧(14),其中: 施力臂(2)设置在支架(1 )的顶部,且施力臂(2)与支架(1)为活动连接;拉杆(3)一端与支杆(1)一侧设置的挡板(4)相连,另一端与施力臂(2)上设置的滑板(5)相连,且拉杆(3)可在滑板(5)的滑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滑板(5)焊接在施力臂(2)上,滑板(5)中部开有一长条形滑轨槽,滑轨槽上部开有一穿钓鱼线的孔,滑板(5)后部一侧还活动连接有一用来牵引钓鱼线的板机(13); 所述的弹簧(14)一头勾在档板(4)上,另一头勾在施力臂(2)上的调节孔内,且弹簧(14)可拆卸的设置在支架(1)与施 力臂(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庄瑞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