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弧齿锥齿轮具有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传动同等功率前提下,采用弧齿锥齿轮进行相交轴传动,可以减小齿轮结构尺寸和重量,因此弧齿锥齿轮在航空发动机相交轴传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2、弧齿锥齿轮工作时,其工作特点是随着载荷的增加,齿面接触区从小端到大端逐渐进入啮合,因此齿轮加工和装配中需要对齿面接触区的大小、接触区位置和啮合间隙进行规定,同时弧齿锥齿轮在工作中会产生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为了将轴向和径向载荷传递到支承壳体上,弧齿锥齿轮的支承方式通常选择角接触球轴承和不能承受轴向载荷的滚棒轴承进行组合支承,角接触球轴承承受齿轮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和部分径向力,滚棒轴承只承受齿轮副工作时产生的径向力。
3、由于安装弧齿锥齿轮的轴承座、机匣壳体等零件加工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加工误差,使得弧齿锥齿轮副在安装过程中,实际的齿面接触区很难与加工时的接触区一致,因此在进行弧齿锥齿轮副安装设计时,需要设计不同的调整结构来补偿安装零件的加工误差对齿面接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安装结构进行调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主动锥齿轮(1)和从动锥齿轮(2),二者轴线相垂直且相互啮合形成弧齿锥齿轮副,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壳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8)、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分别为内、外圈可分离的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一滚棒轴承(9)、第二滚棒轴承(11)分别为内、外圈可分离的滚棒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弧齿锥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区和啮合间隙时,包括如下步骤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安装结构进行调整,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主动锥齿轮(1)和从动锥齿轮(2),二者轴线相垂直且相互啮合形成弧齿锥齿轮副,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壳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8)、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分别为内、外圈可分离的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一滚棒轴承(9)、第二滚棒轴承(11)分别为内、外圈可分离的滚棒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弧齿锥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区和啮合间隙时,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承座(4)上设置有轴承压盖(12);在轴承压盖(1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8)外圈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三调整垫圈(15);第三调整垫圈(15)具备不同厚度系列,选择适合厚度的第三调整垫圈(15),装配后使得第三调整垫圈(15)的下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8)外圈的顶面上时,轴承压盖(12)的下端面与第三调整垫圈(15)的顶面之间形成的装配间隙为0~0.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锥齿轮(1)大端的轴颈的外周面靠近根部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9),在主动锥齿轮(1)大端的轴颈外周面上部旋合有第一螺母(20);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8)内圈的下端面抵靠在第一环形凸起(19)上,第一角接触球轴承(8)内圈的上端面抵靠在第一螺母(20)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安装在第三轴承座(6)的阶梯通孔中,在第三轴承座(6)的阶梯通孔口部内壁上镶嵌有第一挡圈(16);第一挡圈(16)抵靠在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外圈的左端面上;在第三轴承座(6)的阶梯通孔的台阶面与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外圈的右端面之间设置有第四调整垫圈(17);第四调整垫圈(17)具备不同厚度系列,选用适合厚度的第四调整垫圈(17),装配后使得第四调整垫圈(17)抵靠在所述第二角接触球轴承(10)外圈的右端面上时,第四调整垫圈(17)的右端面与第三轴承座(6)的阶梯通孔的台阶面之间形成的装配间隙为0~0.0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莉,杨光荣,马绍兴,李春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