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服务,尤其涉及一种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微服务架构中,用户发出的业务请求都会先请求应用网关,而用户并发数量过大时,用户所发出的业务请求也会同步增加,为了避免某个微服务的业务请求响应慢,而导致整个应用系统响应慢,以至于整个应用系统发生雪崩。
2、因此,亟需一种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以提高在应用系统负载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保证应用系统的流畅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在应用系统负载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保证应用系统的流畅运行。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该方法包括:
3、构建请求容器接收来自用户的业务请求,并根据业务请求的请求频率在请求容器中建立至少两个请求隔离池;其中,所述请求隔离池不同,请求隔离池中的业务请求的处理方式不同;
4、对请求隔离池中的待处理业务请求的数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请求容器接收来自用户的业务请求,并根据业务请求的请求频率在请求容器中建立至少两个请求隔离池,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访问对象的访问频率,对业务请求进行分类,生成至少两个请求隔离池,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请求隔离池中的待处理业务请求的数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请求容器开启请求限流功能,包括: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请求容器接收来自用户的业务请求,并根据业务请求的请求频率在请求容器中建立至少两个请求隔离池,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访问对象的访问频率,对业务请求进行分类,生成至少两个请求隔离池,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请求隔离池中的待处理业务请求的数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请求容器开启请求限流功能,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请求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请求限流功能,建立目标请求队列,并建立与新接收的业务请求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鑫杰,陈茂林,童禛荣,虞婧怡,王佳杭,黄宇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