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92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5
本技术提供一种分隔组件及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支撑结构在电池的壳体内产生窜动,容易堵塞防爆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分隔组件,用于电池,包括分隔件和对接件;对接件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分隔件之间,两个相邻的分隔件对应对接件的位置均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对接件对应第一配合部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使分隔件和两个相邻的对接件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分隔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的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常会因操作不当或碰撞产生热失控,现阶段当电池产生热失控时,通过防爆阀将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以避免爆炸的风险。但当产生热失控时,电池的壳体内的温度能够升高至400℃,导致内部的塑胶件和绝缘膜结构产生融化,从而使壳体内的电芯失去原有的支撑,极易向接近防爆阀的方向窜动,缩小甚至堵塞防爆阀的排气孔,造成壳体的撕裂甚至电池的爆炸。

2、因此,现阶段会在壳体内设置耐高温的分隔件,并使分隔件位于极组和壳体之间,从而即使当电池产生热失控造成壳体内的塑胶件等结构融化时,也可通过耐高温的分隔件继续对极组进行支撑,以避免影响防爆阀的排气泄压。

3、但由于现有的分隔件独立的设置在壳体和极组之间,并不具有任何的定位结构以限制分隔件在壳体内的位置,而在电池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常会受到振动,一旦分隔件因振动在壳体内产生窜动并堵塞防爆阀时,便导致分隔件的设置背离了原有的设置目的。

4、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分隔组件及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隔组件,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件和对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定位穿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柱和第二配合柱,所述第一配合柱和所述第二配合柱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配合柱背离所述第二配合柱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配合柱背离所述第一配合柱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定位穿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柱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二配合柱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导向段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互相垂直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配合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隔组件,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件和对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定位穿孔,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柱和第二配合柱,所述第一配合柱和所述第二配合柱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配合柱背离所述第二配合柱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配合柱背离所述第一配合柱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定位穿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柱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二配合柱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导向段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互相垂直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配合柱和所述第二配合柱均呈l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段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端部均形成有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穿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穿孔沿所述分隔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合柱和所述第二配合柱与所述定位穿孔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成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