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5785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控系统,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根据触控物的触控实现显示功能;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临近所述显示面板设置;第一红外光源,与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位于所述面板的同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触控物反射后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成像;以及,信号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的影像信号并根据所述影像信号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的大小及位置来判断所述触控物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式触控系统。
技术介绍
许多电子产品用触控面板作为输入方式,目前市场上的触控面板主要包括电阻式 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和表面声波式触控面板。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 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 (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它的内 表面也涂有一层涂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1/1000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两层 导电层隔开绝缘。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 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 (x,Y)的位置。电阻式触控屏不受尘埃、水、污物影响,能够于较为恶劣情况下工作;但是, 金属导电层比较薄且容易脆断,涂得太厚会降低透光率,并且经常被触摸,使用一定时间后 会出现裂纹,甚至变形。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在薄膜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手指触摸在 金属层上时,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 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由于电容随温度、湿度 或接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故,稳定性较差,往往会产生漂移现象。表面声波式触控面板由屏体、表面声波发生器、反射条纹、表面声波接收器和控制 器组成。其中,表面声波发生器发送表面声波跨越屏体表面,当手指触及屏体时,触点的表 面声波即被阻止,控制器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表面声波确定触点的位置。表面声波式触控屏 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分辨率高,有极好的防刮性,寿命长;透光率高、能保持清 晰的图像质量;没有漂移,只需安装时一次校正;有第三轴(即压力轴)响应,目前在公共 场所使用较多。但是表面声波会被水、灰尘、油污甚至饮料的液体吸收,因此需经常清洁维 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综合性能良好的触控系统。—种触控系统,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根据触控物的触控实现显示功能;第一线性 红外线感测器,临近所述显示面板设置;第一红外光源,与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位于 所述面板的同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 盖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触控物反射后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 感测器上成像;以及,信号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的影像信号并根据所述 影像信号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的大小及位置来判断所述触控物在所述显示面 板上的触控位置。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透镜,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触控物反 射后经过所述第一透镜成像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二线性红外线感测器和第二红外光源,所述第二线性红外 线感测器和第二红外光源位于所述面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红外光源相邻所述第二线性 红外线感测器,所述第二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红外光源发 出的红外线被触控物反射后在所述第二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成像。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透镜,所述第二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触控物反 射后经过所述第二透镜成像在所述第二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系统的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盖显示面 板表面,用户利用触控物触控触控系统的某一点,触控物便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红外线并 将其反射,触控物体会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根据图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的位 置和大小便可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因此,该触控系统结构简单;由于红外线不受电流、电 压和静电干扰,所以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触控系统的示意图,其包括线性红外线感测器。图2是图1中线性红外线感测器成像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触控系统的未工作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触控系统工作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触控系统工作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触控系统工作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系统10包括显示面板11、 红外光源12、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透镜14、信号处理器15和控制器16。显示面板11通常可为矩形形状,红外光源12、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和透镜14位 于显示面板11的同一侧。透镜14位于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的前面,光线经过透镜14后 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上。信号处理器15分别与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控制器16电 性连接,信号处理器15接收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的影像信号并进行处理,计算出按压点的 位置,将处理结果输出给控制器16,最后由控制器16对相应触控做出反应并完成相应按压 指令。红外光源12位于显示面板11的右上角,其为可以发出红外线的发光二极管或激 光二极管。当然,红外光源12的位置并没有限定,只要其发出的光能覆盖显示面板11即可。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可为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感测器 或者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 感测器,其具有一直线性排列的CXD像素或CMOS像素。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的像素排列方向定义为X轴、与像素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定 义Y轴、X轴与Y轴的交点为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的中间像素的中心0。当固定尺寸的物体17位于Y轴的A点时,其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上的图 像A’位于0点;物体17沿平行X轴的方向由A点运动到B点,其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 器13的图像B’偏离0点一段距离,但是图像B’的大小与图像A’的大小相同(因为A点 与B点距离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的距离相等);当物体17沿平行Y轴方向靠近线性红外 线感测器13运动到C点时,其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上的图像C’亦会偏离0点一段 距离,由于C点相对于A点更加靠近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因而图像C’所占像素的面积大 于图像A’所占像素的面积;当物体17沿平行Y轴方向远离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运动到D 点时,其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上的图像D亦会偏离0点一段距离,由于D点相对于 A点远离靠近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因而图像D’所占像素的面积小于图像A’所占像素的 面积。简而言之,物体17相对于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左右移动时,其成像在线性红外线 感测器13上的图像位置会有所不同但图像大小相同,即物体17所在位置的坐标与偏离0 点的距离有关;当物体17相对于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前后移动时,其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 测器13上的图像大小(即所占用的像素个数)会有所不同但图像位置相同,即物体17所 在位置的坐标与图像大小有关,距离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较近图像较大,远的图像较小。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系统10预先将A点的坐标、图像A’的大小作为参考数据并储 存在信号处理器15中,只要物体17成像在线性红外线感测器13上,根据该参考数据和线 性红外线感测器13的影像信号可以推算出物体17所在位置的坐标。假设显示面板11宽边的中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系统,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根据触控物的触控实现显示功能;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其邻近所述显示面板设置;第一红外光源,与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位于所述面板的同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所述触控物反射后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成像;以及信号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的影像信号并根据所述影像信号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的大小及位置来判断所述触控物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触控系统,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根据触控物的触控实现显示功能;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其邻近所述显示面板设置;第一红外光源,与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位于所述面板的同一侧且相邻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所述触控物反射后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成像;以及信号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的影像信号并根据所述影像信号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器上的大小及位置来判断所述触控物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控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透镜,所述第一红 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被触控物反射后经过所述第一透镜成像在所述第一线性红外线感测 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线性红外线感测器和 第二红外光源,所述第二线性红外线感测器和第二红外光源位于所述面板的同一侧且所述 第二红外光源相邻所述第二线性红外线感测器,所述第二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线覆盖所述 显示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正益柯骏程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