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模型构建,尤其涉及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1、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病变,是耳鼻喉科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病因多与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关。咽鼓管的“咽”是指鼻咽部,“鼓”指的是中耳鼓室,咽鼓管是鼻咽部到中耳鼓室的一段通道,当咽鼓管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很好地调节鼓室内气压,使得鼓室里面的压力小于大气压,耳朵里面的血管由于压力低而扩张,从而出现液体渗出,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2、此病于儿童较常见,由于儿童咽鼓管的发育有短、平、宽的特点,约有90%儿童在学龄前曾患分泌性中耳炎且年均发作4次,成人常继发于鼻炎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等所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为中耳病变中较常见的疾病;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较为复杂,一是咽鼓管咽口受压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等;二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三是头颈部放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黏膜肿胀、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官腔狭窄所致。
3、除了以上常见病因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以外,胃食道反流(也称胃液反流)也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特定注射用具包括注射器和特定针头,特定针头与注射器可拆卸链接,特定针头采用13mm长的32G针头,且特定针头的前端4mm处折弯成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标记的实验大鼠进行模拟胃液注射的具体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特定注射用具包括注射器和特定针头,特定针头与注射器可拆卸链接,特定针头采用13mm长的32g针头,且特定针头的前端4mm处折弯成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液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标记的实验大鼠进行模拟胃液注射的具体过程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蒙园,宋徽,贾建平,侯昭晖,曹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