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72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3
本技术公开了直流电源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包括外壳和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所述外壳的左右侧壁前后两侧开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腔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槽的内腔内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仓,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仓的内腔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从动杆,该直流电源散热模块,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对电源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可有效防止灰尘堵塞防尘网对散热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源,具体为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


技术介绍

1、直流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应给电子设备的装置,直流电源主要用于提供稳定的、恒定的直流电压和电流,以满足电子设备的电源需求,直流电源的组成包括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和稳压器以及控制电路等,直流电源在使用使,需要长时间保持运行,这会散发大量的热量,需对其进行散热。

2、现有的直流电源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佳,在直流电源长时间工作后难以有效对直流电源进行冷却降温,导致直流电源长时间处于高温工作状态容易受损,并且现有的直流电源散热模块散热在长时间使用后,散热口的防尘网上会附着有大量的灰尘将防尘网的滤孔堵塞,对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直流电源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佳,在直流电源长时间工作后难以有效对直流电源进行冷却降温,导致直流电源长时间处于高温工作状态容易受损,在长时间使用后,散热口的防尘网上会附着有大量的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电源本体(200),所述电源本体(200)放置在所述外壳(100)的内腔底部,所述外壳(100)的左右侧壁前后两侧开有散热槽(110),所述散热槽(110)的内腔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0),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机(121)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22),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槽(110)的内腔内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0),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仓(140),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仓(140)的内腔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源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电源本体(200),所述电源本体(200)放置在所述外壳(100)的内腔底部,所述外壳(100)的左右侧壁前后两侧开有散热槽(110),所述散热槽(110)的内腔顶部与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0),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电机(121)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22),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槽(110)的内腔内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0),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2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仓(140),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仓(140)的内腔外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从动杆(141),左右两侧所述齿轮从动杆(141)的末端贯穿左右两侧所述安装仓(140),并延伸至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槽(110)的内腔,且左右两侧所述齿轮从动杆(14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刷板(142),左右两侧所述清理刷板(142)的外侧壁与左右两侧所述防尘网(130)相接触,所述外壳(100)的内部左右两侧开有传动仓(150),左右两侧所述传动仓(150)的内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1),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机(151)的动力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52),左右两侧所述传动仓(150)的内腔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有齿轮驱动杆(160),前后两侧所述齿轮驱动杆(160)的末端贯穿所述传动仓(150)与前后两侧所述安装仓(140)并延伸至前后两侧所述安装仓(140)的内腔,且前后两侧所述齿轮驱动杆(1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华杜静凯徐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精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