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材料,涉及新型氮化碳衍生多孔碳纳米片和磷酸盐复合电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应用和制法。
技术介绍
1、以其卓越的高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及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锂矿物资源的地理分布极其不均、且供应受限,从而导致对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显著挑战。鉴于地壳中钾和钠元素的丰富性,钾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已展现出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的希望。
2、在对比中,钾离子电池展现出若干优势。
3、首先,由于碱性金属锂本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锂离子电池已趋近于其理论能量密度的极限。
4、其次,钾的氧化还原电势低于钠,且与锂相近,这使得钾离子电池能够提供媲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5、此外,钾离子相较于锂离子和钠离子,具有显著较低的路易斯酸性。这促进了更快的离子迁移,进一步强化了钾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势。因此,预计钾离子电池将成为解决大规模储能问题以及应对能源可持续性的有效方案。
6、但是,开发一种具有高的理论容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是多孔的,且该电极材料包括碳材料和磷酸材料的复合的一体结构,所述碳材料为基体,而磷酸材料为在基体上的附着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是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脱氮形成的衍生物;
3.一种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5. 制备磷酸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是多孔的,且该电极材料包括碳材料和磷酸材料的复合的一体结构,所述碳材料为基体,而磷酸材料为在基体上的附着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是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脱氮形成的衍生物;
3.一种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5. 制备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磷酸盐/碳复合电极材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波,王雯浩,刘彩玲,华峰,张书恒,吴储磊,龙海洋,尤博瑞,谢美兰,马对,罗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