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动呼吸阀及找堵水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57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2
本技术涉及在井眼或井中的阀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动呼吸阀及找堵水管柱,一种游动呼吸阀,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供流体流通的流通通道;活塞腔设置在阀体内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活塞腔与流通通道在阀体内部径向间隔布置,活塞腔内滑动密封装配有活塞,活塞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给活塞向下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阀体上开设有用于联通活塞腔位于活塞下方腔体和下封隔器下方油套环空的联通通道,联通通道从内向外倾斜向下;活塞腔设有防止活塞滑脱的防脱结构;活塞腔上部设有过流通道,过流通道联通活塞腔与流通通道,所述过流通道上部设置有防砂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泥沙通过过流通道进入活塞腔中,导致活塞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井眼或井中的阀装置的,具体涉及一种游动呼吸阀及找堵水管柱


技术介绍

1、现有找堵水管柱结构如图1所示,单采最下层解封时,管柱要向上移动,这时下封隔器4还未解封,下封隔器4下部套管7内容积要增大,但下封隔器4下部套管7内的井液是一定的,在单采最下层油层时,由于油管11尾部连接有底堵6,两个封隔器座封后位于下封隔器4以下的套管7与油管11之间会形成死腔,因此在下封隔器4解封过程中会形成活塞效应,导致解封负荷增大、解封困难,封隔器胶筒易损坏,甚至造成无法解封而大修。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111997563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泵封一体找堵水管柱及其游动底堵,泵封一体找堵水管柱的游动底堵,包括:筒体,其具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沿上下方向贯通延伸;活塞腔,设置在筒体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活塞腔与所述连通通道在筒体的径向上间隔布置,活塞腔的下部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活塞,滑动密封装配在所述活塞腔内,以调节下封隔器下方的腔体体积;弹性件,设置在活塞腔内,用于向活塞施加向上的弹性作用力;过流通道,设置在筒体上,用于连通活塞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动呼吸阀,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供流体流通的流通通道;活塞腔(56)设置在阀体内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活塞腔(56)与流通通道在阀体内部径向间隔布置,其特征在于,活塞腔(56)内滑动密封装配有活塞(54),活塞腔(56)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给活塞向下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53);阀体上开设有用于联通活塞腔(56)位于活塞(54)下方腔体和下封隔器(4)下方油套环空(8)的联通通道,联通通道从内向外倾斜向下;活塞腔(56)设置有防止活塞(54)滑出活塞腔(56)的防脱结构;活塞腔(56)上部设置有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用于联通活塞腔(56)与流通通道,所述过流通道上部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动呼吸阀,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供流体流通的流通通道;活塞腔(56)设置在阀体内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活塞腔(56)与流通通道在阀体内部径向间隔布置,其特征在于,活塞腔(56)内滑动密封装配有活塞(54),活塞腔(56)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给活塞向下的弹性作用力的弹簧(53);阀体上开设有用于联通活塞腔(56)位于活塞(54)下方腔体和下封隔器(4)下方油套环空(8)的联通通道,联通通道从内向外倾斜向下;活塞腔(56)设置有防止活塞(54)滑出活塞腔(56)的防脱结构;活塞腔(56)上部设置有过流通道,过流通道用于联通活塞腔(56)与流通通道,所述过流通道上部设置有防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动呼吸阀,其特征在于,防砂结构包括防砂帽(52),防砂帽(52)为塔状结构并且遮挡在过流通道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动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活塞腔(56)包括设置在阀体内的管状腔体,管状腔体顶部设置有密封堵头(523),密封堵头(523)与管状腔体共同组成活塞腔(56),防砂帽(52)位于密封堵头(523)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动呼吸阀,其特征在于,过流通道包括从密封堵头(523)延伸至防砂帽(52)的过液槽(522)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陈绍江路利钦刘磊刘江唐仁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