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研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代水域生态学研究中,大部分野外采集工具,如对水体、底质、悬浮颗粒物、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大型底栖动物、鱼类)的采集,都是由湖泊采样技术发展而来,湖泊水体最大的特点是周年水体交换量低,几乎没有流速,且有较高的水深。
2、目前针对湖泊水面浮游生物在进行实施采样时,需通过采样网兜进行采集,网兜近距离采样效果较好,但是网兜在进行远距离投放时采样时较为困难,造成湖泊水面浮游生物采样范围较小,样品收集不全面,而由于湖泊水体有较高的水深,利用乘坐船舶采样不仅繁琐,易打破湖泊水面浮游生物的位置数量,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包括网兜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对网兜进行投出的发射组件以及对发射后的网兜进行回收的收卷组件,所述收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包括网兜(5)和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的顶部设有对网兜(5)进行投出的发射组件以及对发射后的网兜(5)进行回收的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位于发射组件的前下方,所述发射组件为倾斜设置,所述网兜(5)的开口处设有使网兜(5)投射指定距离后自动打开的伸展组件,所述网兜(5)的两侧均缝制有两个浮漂(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组件包括上撑杆(23),上撑杆(23)的两端处均铰接有下撑杆(25),下撑杆(2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9),且两个滑槽(29)之间卡接有配重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包括网兜(5)和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的顶部设有对网兜(5)进行投出的发射组件以及对发射后的网兜(5)进行回收的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位于发射组件的前下方,所述发射组件为倾斜设置,所述网兜(5)的开口处设有使网兜(5)投射指定距离后自动打开的伸展组件,所述网兜(5)的两侧均缝制有两个浮漂(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组件包括上撑杆(23),上撑杆(23)的两端处均铰接有下撑杆(25),下撑杆(25)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9),且两个滑槽(29)之间卡接有配重条(24),所述上撑杆(23)与下撑杆(25)铰接处设有扭簧(26),且扭簧(26)的两端分别与上撑杆(23)与下撑杆(25)相固定,所述上撑杆(23)、配重条(24)及两个下撑杆(25)均与网兜(5)的端部开口处缝制并形成支撑网兜(5)端部打开的开口结构,两个所述下撑杆(25)的底端部分交错层叠,且交错层叠的部分开设有销孔(31),销孔(31)内插接有使两个下撑杆(25)端部均得到插接固定的销杆(30),销杆(30)远离销孔(31)的一端设有四个分支线(28),且四个分支线(28)分别与上撑杆(23)的两端和两个下撑杆(25)的一侧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杆(30)远离分支线(28)的一端设有柔性橡胶挡塞,所述柔性橡胶挡塞受力可穿过销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浮游生物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发射台(2),发射台(2)铰接在底板(8)的顶部,所述底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与发射台(2)之间设有对发射台(2)的发射角度进行调整的调节机构,所述发射台(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发射滑板(4),发射滑板(4)的上侧开设有对网兜(5)的伸展组件进行避让的避位槽,所述发射滑板(4)的两端与发射台(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皮筋(3),所述发射台(2)的底部设有对发射滑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霓,曾大海,李学军,张景晓,高肖飞,董静,袁华涛,丁厚宽,靳佳霖,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