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及覆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742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包括模板部,以及设置在模板部外侧的覆膜部;所述覆膜部上还设置有贯穿覆膜部的渗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的覆膜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模板部;(B)在模板部上设置覆膜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及覆膜方法,其结构简单,既能够有效的降低铝模等金属装配式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及野蛮拆模损坏率,又能更好的降低铝模等金属装配式模板在使用时被腐蚀或损伤的几率,同时还能便于在施工现场完成产品的修复,还能便于初凝时废水的渗出及初凝时保持温度的需求,更好的保障混凝土的初凝进度及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中的模板工程周转材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


技术介绍

1、在混凝土的墙、柱、梁以及楼面浇筑前,需要首先搭建用于承载与支撑混凝土的模板结构。模板结构一般分为传统木摸和传统铝模,传统木摸一般指的是使用可以被铁钉钉入的木、竹或塑料等材质制成的1830x915或2440x1220的模板同木方等材质次龙骨拼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模板体系,而传统铝模指的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分别按照长度模数类别和宽度模数类别等,且面板与次龙骨固定一体的模块化模板。

2、相较于传统木摸,传统铝模具有拼接方式简单、一体性强及对工人技能依赖少和易达到免抹灰质量等优点。但是,铝模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被磨损或腐蚀,尤其容易因野蛮拆模而造成的面板边角等部位砸伤,而被磨损、腐蚀或砸伤后的铝模无法在施工现场进行修复,一般需要在一个项目周转完成后返厂进行维护、修补、喷砂等翻新操作,其每次返厂翻新的平均费用为180-280元/米2(综合每平米的摊销翻新费用6~12元/㎡/次)。该费用很难降低,不仅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部(100),以及设置在模板部(100)外侧的覆膜部(200);所述覆膜部(200)上还设置有贯穿覆膜部(200)的渗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部(100)包括模板主体(101),成阵列设置在模板主体(101)上侧面且贯穿模板主体(101)的锥形孔(10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01)的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还环绕设置有一圈环模槽(102),该环模槽(102)内还设置有一圈锥形孔(103)。</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部(100),以及设置在模板部(100)外侧的覆膜部(200);所述覆膜部(200)上还设置有贯穿覆膜部(200)的渗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部(100)包括模板主体(101),成阵列设置在模板主体(101)上侧面且贯穿模板主体(101)的锥形孔(10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主体(101)的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还环绕设置有一圈环模槽(102),该环模槽(102)内还设置有一圈锥形孔(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部(200)由贴附设置在模板主体(101)上侧面并沿模板主体(101)上侧面四周边缘向下蔓延的外膜层(201),以及由外膜层(201)内侧伸入锥形孔(103)中的锥形台(202)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装配式覆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红肖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红芯劳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