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37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防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固定架底部的至少两个转动块,两个转动块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圆周侧面内壁和外壁之间均匀开设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动筒,将装置移动到水利工程附近的泥土或砂石上方,转动丝杆,丝杆带动升降架下降,升降架带动转轴移动,使得转轴对准转动孔,同时升降架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带动环形板移动,环形板带动转动块移动,转动块带动转动筒靠近泥沙,转动转轴,转轴带动连接带转动,连接带带动转动块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防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长久以来面对众多的极端自然灾害,其中由于极端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引起的灾害为甚,常常需要使用防汛装置应对突发的汛期洪水灾害。

2、经检索,申请公开号为cn11766150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该专利装置通过防汛板、延展板结构、连接结构和定位卡齿结构等之间彼此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根据水位情况来对防汛挡水高度进行应对调节,可以在对延展板结构上下高度调节以及防汛板之间的组合下的密封连接。

3、但是该专利装置在需要填装泥沙袋等方式增强装置的防汛能力是,会因为需要低效率装填泥沙而导致影响防汛工作的效率,影响装置在水利工程防汛中的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固定架底部的至少两个转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固定架(1)底部的至少两个转动块(14),两个转动块(14)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筒(21),转动筒(21)的圆周侧面内壁和外壁之间均匀开设有开口(24),转动筒(21)的圆周侧面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开口(24)对齐的尖板(25),固定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9),卡槽(9)的圆周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卡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4)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的圆周侧面均匀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机构,承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固定架(1)底部的至少两个转动块(14),两个转动块(14)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筒(21),转动筒(21)的圆周侧面内壁和外壁之间均匀开设有开口(24),转动筒(21)的圆周侧面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开口(24)对齐的尖板(25),固定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9),卡槽(9)的圆周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卡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4)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柱(16),连接柱(16)的圆周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动筒(21)内部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转动筒(21)内部的弧形套(23),弧形套(23)的圆周侧面外壁转动连接于转动筒(21)的圆周侧面内壁,弧形套(23)的圆周侧面内壁和外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与开口(24)对齐的开合块(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穿过连接柱(16)和支撑柱的固定绳(20),固定架(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连接柱(16)对齐的限位槽(18),连接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18)对齐的方形板(15),方形板(15)的侧面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8)的侧面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两侧底部滑动连接有位于转动筒(21)上方的升降架(4),升降架(4)的两侧外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圆块(7),圆块(7)的圆周侧面转动连接于升降架(4)的两面之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伟郑庆贵谢香春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睢阳区水利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