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737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和收纳板,所述防水层内靠近防渗层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定位板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板,而限位板通过贯穿孔对称连接导向杆,且限位板上端通过螺接孔螺接调节丝杆,而定位板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带,同时墙体近水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收纳板内开设收纳槽,移动板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收纳槽,而延展板一端通过缓冲层固定连接移动板,延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层,且收纳槽内设置填充剂,同时墙体表面相对密封层的位置对应开设密封槽。本技术通过定位板、调节丝杆、防水带、收纳板、延展板和防水板的配合,既能够增强后浇带的防水效果,又能够提高后浇带防水结构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为提升后浇带的防水性,通常在浇筑后浇带前,会在相邻预制墙板之间的粘接多层防水带,后续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后浇带凝固成型后,多层防水带便固定在后浇带内,以此来提升后浇带的防水性;但是传统的防水结构在操作安装时需一层一层进行防水带的粘接固定,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工程的进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和收纳板,墙体间隙处的疏水侧固定连接后浇带层,而后浇带层近水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止水层,且止水层表面固定连接防渗层,而防渗层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靠近防渗层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定位板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5)和收纳板(10),墙体(1)间隙处的疏水侧固定连接后浇带层(2),而后浇带层(2)近水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止水层(3),且止水层(3)表面固定连接防渗层(4),而防渗层(4)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5)内靠近防渗层(4)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15),定位板(15)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板(16),而限位板(16)通过贯穿孔对称连接导向杆(17),且限位板(16)上端通过螺接孔螺接调节丝杆(18),而定位板(15)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带(14),同时墙体(1)近水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7),而防水板(6)通过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5)和收纳板(10),墙体(1)间隙处的疏水侧固定连接后浇带层(2),而后浇带层(2)近水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止水层(3),且止水层(3)表面固定连接防渗层(4),而防渗层(4)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5)内靠近防渗层(4)的一侧固定连接定位板(15),定位板(15)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板(16),而限位板(16)通过贯穿孔对称连接导向杆(17),且限位板(16)上端通过螺接孔螺接调节丝杆(18),而定位板(15)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带(14),同时墙体(1)近水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7),而防水板(6)通过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墙体(1)的表面,所述收纳板(10)内开设收纳槽,移动板(12)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收纳槽,而延展板(9)一端通过缓冲层(13)固定连接移动板(12),延展板(9)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层(8),且收纳槽内设置填充剂(11),同时墙体(1)表面相对密封层(8)的位置对应开设密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5)整体呈长方形结构,定位板(15)和内腔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匚形结构,且定位板(15)内腔的长度和定位板(15)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6)呈长条形结构,限位板(16)和定位板(15)内腔开口处的尺寸相适配,且定位板(15)和限位板(16)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口字形结构,同时限位板(16)表面平行等间距的开设多组贯穿孔,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姜华杨朝周怀明田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