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733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筛石输送装置,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耕装置,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翻地格栅,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内部设置有筛分装置,所述翻地格栅倾斜设置,所述翻地格栅远离壳体的一端为尖刺状;所述筛石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设置在壳体靠近翻地格栅的位置,所述壳体远离翻地格栅的一端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均设置有与输送带接触的驱动轮,所述壳体远离翻地格栅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的动力输出端与从动轴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中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滨海以及黄河中上游等区域,盐碱地由于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对作物生长不利,毛叶苕子作为一种耐盐碱的作物,其种植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而盐碱地中常常混有石块、岩块、矿石以及板结土块等硬物,这些东西不仅会对旋耕机的刀片造成损伤,还会影响旋耕机的翻压效果,降低耕作质量,导致旋耕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增加旋耕机的维修和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旋耕机在完成作业之后,硬物仍然停留在土里,会对后续作业以及农作物种植、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筛石输送装置,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旋耕装置,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翻地格栅,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有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筛石输送装置,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旋耕装置,所述壳体(2)的前端设置有翻地格栅(3),所述壳体(2)的后端设置有储存盒(14),所述储存盒(14)内部设置有筛分装置,所述翻地格栅(3)倾斜设置,所述翻地格栅(3)远离壳体(2)的一端为尖刺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9)上开设有多个透槽,所述输送带(9)的表面阵列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从动轴(12)位于储存盒(14)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有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筛石输送装置,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旋耕装置,所述壳体(2)的前端设置有翻地格栅(3),所述壳体(2)的后端设置有储存盒(14),所述储存盒(14)内部设置有筛分装置,所述翻地格栅(3)倾斜设置,所述翻地格栅(3)远离壳体(2)的一端为尖刺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9)上开设有多个透槽,所述输送带(9)的表面阵列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从动轴(12)位于储存盒(14)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部具有开口,所述旋耕装置设置在输送带(9)下方的壳体(2)开口处,所述旋耕装置分为多组,每组所述旋耕装置均包括旋耕轴(4),所述旋耕轴(4)上阵列设置有旋耕刀(5),多个所述旋耕轴(4)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叶苕子翻压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地格栅(3)的一端与壳体(2)一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翻地格栅(3)具有尖刺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翻地格栅(3)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翻地格栅(3)与壳体(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梦扬王玉霞李子双周晓琳李洪杰张洪勇王薇刘佰霖王富建赵同凯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